古格札什鲁木布则城
亦作泽布隆城、匝布朗宗。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三十里札布让。《清一统志·西藏》阿里诸城:古格札什鲁木布则城“在喇萨西南二千四百九十余里。其所属有冲龙、则布龙、楚木尔的三城”。
亦作泽布隆城、匝布朗宗。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三十里札布让。《清一统志·西藏》阿里诸城:古格札什鲁木布则城“在喇萨西南二千四百九十余里。其所属有冲龙、则布龙、楚木尔的三城”。
即今山西绛县东北范村。《清一统志 ·绛州》: 范村寨 “在绛县东十五里。今筑为堡”。
在今甘肃两当县东三十五里。《方舆胜览》卷67凤州:两当驿“两当县东抵京都,西抵益州,皆三十六程,故曰两当”。
五代方镇名。后唐置,治所在应州 (今山西应县),后地入契丹,废。《新五代史· 职方考》: “应州故属大同军节度,唐明宗即位,以其应州人也,乃置彰国军。”五代方镇名。唐置,治应州(今山西应县)。后地入契
即今宁夏青铜峡市南青铜峡。《水经·河水注》:河水东北流,“河侧有两山相对,水出其间,即上河峡也。世谓之为青山峡”。即此。
故址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二十五里清溪镇北。《舆地纪胜》 卷48和州: 晋王城 “在含山县。苻坚侵晋,以姚苌为先锋,筑城于此以御之。又有姚苌城”。苻坚军不至此,不可信。当为晋筑。为龙亢城治所。《方舆纪要》
即今山西古县东南旧县镇。《元和志》卷12岳阳县:“东池堡,在县南三十三里。今堡中见贮义仓,北面绝崖,三面各二丈五尺,周回二里。”
东晋永和三年 (347) 改成汉之汉原郡置,属益州。治所在江原县 (今四川崇州市西北六十里怀远镇)。辖境相当今四川崇州、大邑、新津等市县地。南齐改为晋康郡。东晋永和三年(347年)灭成汉,改汉原郡置,
1913年改缅宁厅置,后属云南普洱道。治所即今云南临沧县。1954年云南省 《补报我省请更改平彝等八县原名理由》: “寓有征服者恩赐边疆少数民族永远宁顺之意。” 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4年改临沧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太和县(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辖境约当今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中部。1913年废。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大理路置,治太和县(今云南大理市北
①春秋吴邑。在今江苏镇江市丹徒镇东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前545),齐庆封“奔吴,吴句余予之朱方”。即此。后属楚,更名谷阳。秦于此置丹徒县。②南朝时京口或南徐州的别称。因南徐州治京口(今江苏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