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陕西旬邑县东北马家堡。1934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新正县治此。
指住牧于今四川羊拱山、鹧鸪山、邛崃山以西的八个部落。《新唐书·韦皋传》:贞元间,“西山羌女、诃陵、南水、白狗、逋租、弱水、清远、咄霸八国酋长,皆因皋请入朝。……乃诏皋统押近界诸蛮,西山八国、云南安抚司
西汉置,属京兆尹。治所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港口镇附近。《汉书·地理志》 注: “师古曰,本主船之官,遂以为县。” 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本主船之官,遂以为县。治今陕西省潼关县东北渭河入黄河口南岸。属京
在今江苏泰兴市南天星村。清光绪《泰兴县志》卷5:“濠河西流十二里达过船港入江,少南西流十八里达洋㴓港入江,又西南流十里径大孙桥,又西八里至天星桥,又西二星达王家港入江。”
即唐延津州城。在今辽宁铁岭市。
在今广西宁明县东南峙浪乡那河村。《清一统志·太平府》:那河隘“在思陵土州南三十里,接交阯禄州界”。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南。清时设兵戍防。
即今贵州毕节市西六冲河。《明史·地理志》 毕节卫七星关后千户所:“有七星关河,亦曰可渡河,源出四川乌撒府,即北盘江上流,七星关在其上,下流入云南沾益州界。”
①亦名大胜关港、大胜港。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三十里板桥镇西北。《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江宁县:大胜关“陈友谅来侵,太祖命杨璟驻兵大胜关,友谅至,璟御之。友谅见港水狭,即退出大江,趋江东桥败去。今有巡司,
①古为阳泉水。即今山西阳城县北芦苇河。《方舆纪要》卷43沁水县:芦河“在县南。源出鹿台山,流经阳城县东十八里,合于沁水”。②即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乌尔虎河(乌拉根高勒)。《清一统志·乌珠穆沁部》:芦
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四十里。《方舆纪要》卷36即墨县“不其山”条下:四舍山“四峰峻起,如舍宇,惟一径可以登陟”。《清一统志·莱州府一》称:四舍山“一名四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