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泉支线
自今山西大同市西南至口泉。长20.6公里。为京绥(今京包)铁路支线。1918年动工修筑,次年建成。为运煤专用。
自今山西大同市西南至口泉。长20.6公里。为京绥(今京包)铁路支线。1918年动工修筑,次年建成。为运煤专用。
北宋置,属邻山县。在今四川邻水县东北兴仁镇。
西汉置,属河内郡。治所即今河南辉县市。三国魏属朝歌郡。西晋属汲郡。东魏天平中属林虑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废。古县名。本春秋卫邑。西汉置县,治今河南省辉县市。属河内郡。西晋、北魏属汲郡。东魏属林虑郡
相传西汉初闽越王筑。即今福建建阳市。《明一统志》卷76建宁府:大潭城“在建阳县治西。昔闽越王筑城于此以拒汉,下瞰溪潭,故名”。《三国志·吴书·贺齐传》:建安八年(203),“吴五六千户别屯大潭”,即此
在今河北保定市西北一亩泉村。《明一统志》卷2保定府:一亩泉“在府西三十里。一名尚泉。其流与鸡距泉合,俗称西塘泊,民多利之”。
即今湖北黄梅县南七十二里小池镇。清属德化县(今九江市),乾隆二十三年(1758)置巡司于此。清余名芳《黄梅兵事续记》:咸丰四年(1854)十月,清军收复孔垅,太平军“退遁小池口”。即今湖北省黄梅县南长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穹窿山上。明王鏊 《姑苏志》 卷9: 法雨泉 “山半有泉名法雨,四时流不绝,下注石堰,可以灌田”。
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四十八里良渚镇。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1936年首先发现于此,即名良渚文化。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部。面积46.3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良渚,人口 3000。宋
在今广东平远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3平远县:三段岭在“县东南二十二里。段亦作断。三岭相接,纡回断续,通道所经也”。
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科甲村。《清一统志·太平府》 作 “奇村隘”。龙平营有苛村汛,设经制外委驻守。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西北科甲。清时设兵防守。
①在今山西长治县东北。《寰宇记》卷45上党县:“五龙山在县(今长治市)东南二十里。《十六国春秋》云,上党五龙山,慕容永时有五龙见于此山上,因置五龙祠以祭五方神。”故名。②在今浙江嵊县西北。《清一统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