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鹿县
三国魏改原鹿侯国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阜南县西南公桥集东五里。西晋属汝阴郡。南朝宋废。
古县名。三国魏改原鹿侯国置,治今安徽省阜南县南。属汝南郡。晋改属汝阴郡。南朝宋废。
三国魏改原鹿侯国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阜南县西南公桥集东五里。西晋属汝阴郡。南朝宋废。
古县名。三国魏改原鹿侯国置,治今安徽省阜南县南。属汝南郡。晋改属汝阴郡。南朝宋废。
即景亳。商三亳之一。在今山东曹县南二十五里。《孟子·滕文公下》:“汤居亳,与葛为邻。”《太平御览》卷155引《帝王世纪》:“蒙为北亳,即景亳,汤所盟地。”商“三亳”之一。又作蒙亳、景亳。在今河南省商丘
北宋开宝五年(972)降平氏县置,属泌阳县。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七十里平氏镇。在河南省桐柏县西部。面积48.6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平氏,人口 8550。西汉为平氏县治,北宋开宝五年(97
春秋晋国隘道。在今河南辉县市西。《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 (前550),“齐侯遂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杜注: “孟门,晋隘道。”又称白陉。太行八陉之第三陉。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为春秋
十六国之一。公元319年,羯族石勒称赵王。公元329年灭前赵,第二年称帝,国号赵,史称后赵。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市)。公元335年,石季龙(石虎)迁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兴盛时有今河北、山西、河
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北牙城镇。明嘉靖中,清湾巡司移驻于此。
在今内蒙古杭锦旗西。《清一统志·鄂尔多斯》:马阴山“在右翼后旗西一百四十里。蒙古名阿克塔和邵”。
即今四川江津市南中山镇。清光绪《江津县志》卷2:三合场“距城一百八十里”。
①契丹神册三年 (918) 城皇都,会同元年(938) 改称上京,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林东镇) 南波罗城 (上京城遗址)。②宋大理首府阳苴咩城亦称皇都。见昆明 《地藏寺造幢记》、姚安 《兴宝寺碑
明置。即今贵州铜仁市西南鱿鱼铺乡。
亦作三真铺。明置,即今四川万县市西三正镇。清以后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