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山
在今陕西千阳县城东二里。《方舆纪要》卷55汧阳县: 卧虎山 “以山岩蹲峙而名”。
在今陕西千阳县城东二里。《方舆纪要》卷55汧阳县: 卧虎山 “以山岩蹲峙而名”。
又作浿丘、沛丘。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博兴县南五里。《左传》庄公八年(前686),“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杜注:“博昌县南有地名贝丘。”古邑名。又作浿丘、沛丘。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南。《左
一名石象集。即今河南长葛市东南石象乡。明嘉靖《许州志》卷1《村镇》:“石相镇,(长葛)县东二十里。”
又作黄旗埠。即今山东安丘市东北四十二里黄旗埠镇。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安丘县东北有黄岐埠。
在今陕西定边县东。《方舆纪要》卷61榆林镇:“石涝池在镇西。正德初,督臣杨一清议于延绥定边营迤东石涝池,至宁夏横城三百里内边墙,增筑高厚处也。”
古代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市北)、南岳衡山(在今湖南衡山县西北)、西岳华山(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北岳恒山(原在今河北唐县西北。明改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南)、中岳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北
南宋置。即今福建长汀县东南河田镇。《清一统志·汀州府》:何田市“在长汀县南四十五里,为商旅凑集处。宋嘉定间置寨,明初设税课司于此。后裁”。南宋嘉定中置,即今福建省长汀县东南河田镇。清同治三年(1864
蒙古宪宗四年 (1254) 置官渡千户,元至元十二年 (1275) 改官渡县,属善州。治所在今云南昆明市南二十里官渡镇。后废入昆明县。古县名。元置,治今云南省昆明市东南官渡街。属善州。不久废入昆明县。
今蒙古国乌布苏省吉尔吉斯湖及相连之艾拉格湖。《元史·世祖记》:至元二十五年(1288)六月,“海都将暗伯著暖以兵犯业里干脑儿”。按海都军越金山而东,其先锋所至之地应近金山。屠寄《蒙兀儿史记·海都传》
明弘治中置,属山丹卫。在今甘肃山丹县东南九十里大黄山。《方舆纪要》卷63山丹卫“永兴堡”条下:“又东南有暖泉、大黄山等堡。”
元置,在今广东雷州市南。明改为驿。《方舆纪要》 卷104海康县: 雷阳驿,“ 《舆程记》:自驿而南六十里为将军驿,又南七十里为徐闻县之英利驿”。元置,在今广东省雷州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