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博望镇

博望镇

在今安徽当涂县东七十里。《方舆纪要》卷27当涂县 “薛镇” 条: “又东二十里为博望镇,道出溧水县。”


(1)在安徽省当涂县东北部。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博望,人口4150。因临博望河得名。1949年为博望乡,1959年改为博望公社,1983年置博望镇。地处丘陵与平原圩区交错地带。产稻、小麦、油菜籽、甘薯及鱼、虾。有林场。有农机、模具、汽车改装、水泥制品、印刷、粮油加工等厂。“博望三刀”(菜刀、剪刀、镰刀)为传统产品。当溧公路经此。博望河通石臼湖。(2)在河南省方城县西南部。面积153平方千米。人口9.4万。镇人民政府驻博望街,人口1970。汉武帝封张骞为博望侯于此,故名。西汉为博望侯国、博望县治所,南朝宋废。1955年设区,1958年改公社,1961年复区,1969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86年改镇。产小麦、玉米、甘薯、烟叶、棉花、花生等。有农机修造、面粉、水泥预制、综合加工、榨油等厂。公路东南接郑南公路,西接郑南西线公路。古迹有汉博望城遗址。(3)在陕西省城固县中部偏东、汉水北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7.6万。镇人民政府驻中山街,人口6.3万。以系西汉博望侯张骞故里得名。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始为城固县治。1939年设城关镇。1950年设城关区,1958年改公社,1964年复设镇。1996年更今名。产稻、小麦、油菜籽。有化工、机械、纺织、卷烟、酿酒、印刷、面粉、榨油、建材、造纸等厂。阳安铁路经此,汉白公路与城周公路在镇南交会。古迹有宋大成殿、清建钟楼。抗日战争期间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大学曾驻此。


猜你喜欢

  • 天华山

    即南华山。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四十里大坡村。巍峨挺拔,双峰对峙,为当地著名风景名胜区。

  • 三顾山

    在今江西泰和县南。《南齐书·高逸传》:始兴人卢度“隐居西昌三顾山,鸟兽随之”。《清一统志·吉安府一》:三顾山“在泰和县南五十里,正当县治。三峰秀特如相顾状。下有洗马池,相传为郭子仪遗迹。……又宋徽宗时

  • 陕西等处行中书省

    简称陕西行省。元至元二十三年 (1286) 分陕西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置,治所在安西路 (后改为奉元路,治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全省、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明洪武二年 (1369)

  • 沐溪口

    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卷94景宁县:沐溪口“在县南五十里。有巡司戍守。《志》云:司旧置于今县治北,景泰三年移于今所”。

  • 上党县

    ①东晋义熙中改上党郡置,属淮南郡。治所在今安徽芜湖市西南。南朝宋元嘉九年(432)废入襄垣县。②隋开皇中析壶关县置,属潞州。治所即今山西长治市。《元和志》卷15引《释名》:“党,所也。在于山上其所最高

  • 隆兴场

    即今四川合川市西北隆兴镇。清光绪 《合州志》 卷4: 隆兴场 “距城七十里”。

  • 只多

    在今西藏丁青县西北尽犊一带。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西藏志·外番》。

  • 栲栳山

    ①即今山西大同县东北十七里阁老山。《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栲栳山 “景泰初,敌寇大同,镇帅郭登帅兵饵之,行七十里,至水头。……追四十里,至栲栳山,尽夺所掠而还”。②在今安徽灵璧县北五里。《方舆纪

  • 黄柏山

    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资丘镇南。民国 《湖北通志》 卷36长阳县: 黄柏山,“ 《县志》:在城西百三十里。高千余仞,广百数十里,南连四方台,亦高千仞,与本山相倚角。嘉庆元年,贼首林之华、覃家耀盘踞

  • 百泉镇

    北宋置,属清水县。即今甘肃清水县东北百家站。(1)古镇名。即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百家站。北宋属清水县。(2)今镇名。(1)在河南省辉县市中东部。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6.7万。镇人民政府驻百泉,人口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