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路
蒙古至元四年 (1267) 升博州置,属中书省。治所在聊城县 (今山东聊城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聊城、茌平、莘县等市县地。元至元十三年(1276) 改东昌路。
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以博州改置,治所在聊城县(即今山东聊城市),属中书省。辖境相当今山东省聊城、茌平、莘等市县地。十三年改为东昌路。
蒙古至元四年 (1267) 升博州置,属中书省。治所在聊城县 (今山东聊城市)。辖境相当今山东聊城、茌平、莘县等市县地。元至元十三年(1276) 改东昌路。
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以博州改置,治所在聊城县(即今山东聊城市),属中书省。辖境相当今山东省聊城、茌平、莘等市县地。十三年改为东昌路。
①即今河北滦南县西南二十五里高庄子乡。清光绪 《滦州志》 卷8: 高各庄在 “城南七十里”。②即今河北丰润县西南十五里高各庄镇。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54丰润县图: 西南有高各庄。
亦作沙毕纳依岭、沙必乃达巴汉。在今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南西萨彦岭西脉与图瓦共和国西北境界山。清雍正五年(1727)中俄《布连斯奇界约》,划定中俄北部边界线:“由沙毕纳依岭起至额尔古纳河为止,其
清乾隆二十七年 (1762) 置,为吉林将军境内北路驿站之一。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北三站乡。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三姓城: “西北距城一百五十五里崇古尔库站屯。” 光绪三十一年 (1905)置大通
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镇西。《清一统志·开封府二》: 秦王塞,“唐太宗与窦建德相距屯兵处”。
在今湖北武穴市西北。《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积布山南,俗谓之积布矶,又曰积布圻,庚仲雍所谓高山也,此即西阳、寻阳二郡界也。” 《元和志》 卷27广济县: 积布山 “南临大江,垒石壁立,形如积布,
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以威清、镇西二卫合并设置,属安顺府。治所即今贵州清镇市。由二卫各取一字为名。民国初属贵州贵西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92年改设清镇市。古旧县名。清康熙二十六年(16
在今广西贺县东北桂岭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贺县图:东北有大发汛。
又名草皮街。即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北五十里振太乡(太和街)。民国时设县佐。傣语“太”为棉花,“和”为箐,意即箐边种过棉花。集镇名。(1)在云南省施甸县北部偏东、兰薄山西麓、小石桥水库南岸
即今山西平遥县东南彭坡头。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置铁南县治此。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置,属扬州路。治所在姚刘沙 (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响哃镇一带)。至正十二年 (1352) 徙州治于故城东北十五里之东沙。明洪武二年 (1369) 降为县。元至元十四年(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