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赵扶镇
即今河北大城县东十二里南赵扶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6大城县图: 东有南赵扶。
在河北省大城县东部。面积104.8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南赵扶,人口 3130。宋代赵、扶二姓在此建村,得名赵扶,后冠方位改今名。一传杨六郎与王怀女比武招亲处,称难招夫,后谐变为南赵扶。1953年设乡,1958年属城关公社。1959年析置南赵扶农场,1963年改公社,1980年改镇。主产小麦、玉米、花生,盛产西瓜。有涂料、砖瓦、修配等厂。津保南线公路经此。
即今河北大城县东十二里南赵扶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6大城县图: 东有南赵扶。
在河北省大城县东部。面积104.8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南赵扶,人口 3130。宋代赵、扶二姓在此建村,得名赵扶,后冠方位改今名。一传杨六郎与王怀女比武招亲处,称难招夫,后谐变为南赵扶。1953年设乡,1958年属城关公社。1959年析置南赵扶农场,1963年改公社,1980年改镇。主产小麦、玉米、花生,盛产西瓜。有涂料、砖瓦、修配等厂。津保南线公路经此。
在今云南景洪市区。版纳景龙、勐罕为明代车里宣慰司所辖十二版纳之一,为车里宣慰司的中心区。
又名江东桥。即今福建龙海市北江东桥。建于南宋嘉定年间。相传初建时,桥基屡建不稳,偶见有虎负子渡江,乃就该处水中礁上垒石建墩,桥基遂固。故又名虎渡桥。《清一统志·漳州府》: 虎渡桥 “在龙溪县东四十里,
即今广东新会市东南古井镇。清道光《新会县志》卷4:“墟市”有古井墟。
即东阳河。在今河北抚宁县西。清光绪《抚宁县志》卷1:阳河一名洋河,“又有水自营北之峪门口来者,西流径三水头庄北绕流而南,此里人所称东洋河之水道也”。
古名谷水。即今甘肃武威市西北之石羊河。《水经注》 卷40: 都野泽 “上承姑臧武始泽,泽水二源,东北流为一水”。亦名武始大泽。《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72前凉录: 东晋永和十一年(355),“宋混次于武
在今四川新龙县东拉日马乡北麦科。清雍正七年(1729)置瓦述墨科土百户。
战国齐邑,后入燕。在今河北任丘市北。《史记·赵世家》: 悼襄王九年 (前236),“赵攻燕,取貍、阳城”。古邑名。战国齐邑,后属燕,又入于赵。在今河北省任丘市北。《史记·赵世家》:赵悼襄王九年(前23
①即今山东蓬莱市东南四十六里大辛店镇。清道光《蓬莱县志》卷1《市廛》有辛店。②即今甘肃临洮县西北辛店镇。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辛店文化”于1924年首次在此发现。(1)区片名。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
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羊角镇。民国《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卷2:羊角碛滩在“武隆司北二十里。乾隆五十六年六月初九日山崩成滩,乱石綦布,亘五、六里,江势抱碛转狭处,壅水高数丈,悍湍汹涌,秋涸险绝,半涨亦恶,上下
即黄堽集。今山东单县西南黄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