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场
宋置,属漳浦县。即今福建诏安县治南诏镇。明初为南诏把截所,寻罢。弘治十八年 (1505)改置南诏守御千户所。清嘉庆 《漳州府志》 卷1 《建置志》: 诏安县 “相传唐时有南夷人过此,云: 此地风景好似我南诏,故以南诏为名”。
宋置,即今福建省诏安县驻地南诏镇。属漳浦县。明初为南诏把截所,寻罢。弘治十八年(1505年)改置南诏千户所。清嘉庆《漳州府志》建置志:诏安县“相传唐时有南夷人过此,云此地风景好似我南诏,故以南诏为名”。
宋置,属漳浦县。即今福建诏安县治南诏镇。明初为南诏把截所,寻罢。弘治十八年 (1505)改置南诏守御千户所。清嘉庆 《漳州府志》 卷1 《建置志》: 诏安县 “相传唐时有南夷人过此,云: 此地风景好似我南诏,故以南诏为名”。
宋置,即今福建省诏安县驻地南诏镇。属漳浦县。明初为南诏把截所,寻罢。弘治十八年(1505年)改置南诏千户所。清嘉庆《漳州府志》建置志:诏安县“相传唐时有南夷人过此,云此地风景好似我南诏,故以南诏为名”。
西晋永嘉末仇池氐杨茂搜置,即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四年(427),“氐王杨玄遣将军苻白作围秦梁州刺史出连辅政于赤水; 城中粮尽,民执辅政以降,辅政至骆谷,逃还”。《魏书·
亦名黄浒水。即今四川射洪县东南洋溪河。《寰宇记》 卷82通泉县: “黄浒水,源从盐亭县,东南流入当县合涪江。” 《宋书·朱龄石传》: 东晋义熙九年 (413) 伐蜀,高祖与龄石密谋进取,曰: “刘敬宣
①又名安济桥、赵州桥。在今河北赵县南洨水上。隋建。《清一统志·赵州一》:安济桥“在州南五里洨河上,俗名大石桥。隋建。广四十步,长五十余步。唐张嘉贞、李翔皆有铭”。②即今辽宁大石桥市。清光绪二十六年(1
在辽宁南部黄海中。即今辽宁长海县南獐子岛,岛上今有獐子镇。明 《辽东志》 卷1: 獐子岛“去 (金山卫) 城四百里”。一说即鸭绿口外薪岛 (今属朝鲜)。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978) 升星子镇置,属江州。治所即今江西星子县。《舆地广记》 卷24南康军星子县: “昔有星坠水化为石,县镇盖因石为名。” 七年 (982) 于县置南康军。元为南康路治,明清为南
水阳江及青弋江下游别名。在今安徽芜湖市、县间。《元和志》卷28当涂县:“芜湖水在县西南八十里。源出丹阳湖,西北流入于大江。汉末湖侧亦尝置芜湖县,吴将陆逊、晋谢尚、王敦皆尝镇此。”
在今山西中阳县西南雷家庄。《清一统志·汾州府》: 雷家庄堡 “在宁乡县南,通隰州界”。后划归中阳县。
在台湾与福建二省之间。自东北到西南长约300公里,宽约200公里,最狭处仅130公里。水深大部不足100米,东南部深达200米以下;最大海深度1680米, 最浅处仅40米。当东海、南海航运要冲。明代航
即今安徽阜阳市东三十五里插花镇。清置铺。
唐麟德二年 (665) 招生僚置,为沐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南大堡镇。《元和志》卷31罗目县: “罗目,僚中山名,因以名县。” 上元三年 (676) 州县俱废。仪凤三年 (678) 复置,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