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渑池县
①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属弘农郡。治所在蠡城 (今河南洛宁县西二里王范回族镇)。东魏属金门郡。北周改为昌洛县。
②东魏兴和中侨置,属宜阳侨郡。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北齐废。
古县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渑池县置,治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北。属宜阳郡。北周改名昌洛县。
①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属弘农郡。治所在蠡城 (今河南洛宁县西二里王范回族镇)。东魏属金门郡。北周改为昌洛县。
②东魏兴和中侨置,属宜阳侨郡。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北齐废。
古县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渑池县置,治今河南省洛宁县西北。属宜阳郡。北周改名昌洛县。
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治。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西番(藏)语:布朗,旧地名,达克,谓虎,噶尔,碉也。岭形如虎,碉城建于岭旁,故名。”
①隋置,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北四十里。《新唐书·地理志》:高平县北有长平关。《元和志》卷15泽州高平县:“长平关,在县北五十一里。”②在今广西贵港市南。《方舆纪要》卷108贵县:长平关“在县城南。《志》云
一作牛塘。即今江苏武进县西南二十里牛塘村。《方舆纪要》 卷25常州府武进县: 游塘营,“明初,徐达攻常州,败张士诚兵于此”。
在今河南新乡县西南。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获嘉县于此。《汉书·武帝纪》: “春,至汲郡新中乡,得吕嘉首,以为获嘉县。”
即今山西阳曲县西北北小店。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亦名含口。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南。《水经·涑水注》: 洮水 “东径大岭下,西流出谓之唅口,又西合津水”。
在今河南淮阳县东南。《寰宇记》 卷10宛丘县: “砚丘,在县东南四十里。高五丈。古老传云:楚王灭陈,于此燕会军土,遂名醼丘。后人语讹为砚丘。”
即今河北平山县西百二十里下口乡。明置巡司于此。
1913年改中甸厅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中甸县。纳西语“中甸”意为酋长居住的地方,或饲养牦犏牛的地方。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7年为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旧县名。1913年置,治今云南省香
①即武担山。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西北隅北较场。《寰宇记》 卷72华阳县: “武担山在府西北一百二十步。一名武都山。”②即古紫岩山。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方舆胜览》 卷54汉州: 武都山 “在绵竹县。即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