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津镇
①北宋置,属阆中县。在今四川阆中市南江南镇 (南津关)。
②在今广东四会市东南六十里。明清置巡司于此。
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部。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南津,人口 4300。因地处城区之南和沱江之滨,故名。明、清时为成都、重庆之间的五大驿站之一。1949年为南津乡,1958年更名和平公社。1980年更名南津公社,1984年复名南津乡,1985年置镇。1992年刘家、振书二乡并入。主产甘蔗、花生、油菜籽、黄麻等。有木、铁器加工、粮油加工等厂。通公路。沱江通航。
①北宋置,属阆中县。在今四川阆中市南江南镇 (南津关)。
②在今广东四会市东南六十里。明清置巡司于此。
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中部。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5.2万。镇人民政府驻南津,人口 4300。因地处城区之南和沱江之滨,故名。明、清时为成都、重庆之间的五大驿站之一。1949年为南津乡,1958年更名和平公社。1980年更名南津公社,1984年复名南津乡,1985年置镇。1992年刘家、振书二乡并入。主产甘蔗、花生、油菜籽、黄麻等。有木、铁器加工、粮油加工等厂。通公路。沱江通航。
又称仲(卓)尼拉。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南一百二十里,冬春大雪封山,夏秋可通行。1954年中印协定规定双方商人、香客可经由此山口互通往来。玛那山口是札布兰、达巴到印度境内仲尼一带的山口通道。
在今广东电白县东。清同治《广东图说》卷56电白县:白庙港“下有暗沙礁石,最为险要。上有炮台”。
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 置,属豫章郡。治所在古田坪 (今江西于都县东北四里)。三国吴置庐陵南部都尉治此。西晋太康三年 (282) 为南康郡治。东晋永和五年 (349) 移南康郡治赣县,以雩都为属县
即大辟山。在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一百里与临安县交界处。宋《咸淳临安志》卷24:“此山清幽,大可洗涤尘心,故名。”《清一统志·杭州府一》:大涤山,“按《晋书·郭文传》,文辞家游名山,入吴兴余杭大辟山中穷谷无
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之南岭上。《清一统志·苏州府一》: 拂水岩 “下临壑谷,水泉下注如练,风拂掠之,则水倒飞,喷溅如雨”。
即今辽宁普兰店市东之沙河。《方舆纪要》卷37金州卫:东沙河“在卫东百里,下流入海”。
在今江苏扬州市广储门外梅花岭扬州博物馆内。史可法(1601—1645)字宪之,号道邻。河南祥符(今开封)人。明末抗清名将,守卫扬州时殉难。养子史德威曾与史可法一道抗击清兵,因未找到史可法的遗体,便把其
①又名飞龙山。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寰宇记》 卷61镇州获鹿县: “飞龙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一名封龙山。” 《清一统志·正定府一》: 封龙山,“ 《旧志》: 山势如伏龙欲飞状,峰峦泉石,回环错列,称为
①北宋置,属迁江县。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南。②北宋废罗目县为镇,属峨眉县。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南罗目镇东北五里罗目街。《舆地纪胜》 卷146嘉定府 “罗目江” 条下: “又有罗目镇,乃隐士罗目隐遁之所。”在四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方舆胜览》卷69天水军:“自金陷陕西天水、长道,并当边面,地势平衍,金骑四布, 纵横无碍, 步兵不能捍御。隆兴中,四川宣抚吴璘乃创地网,其制于平田间,纵横凿为渠, 每渠阔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