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北巴州
南朝梁天监八年 (509) 置,为双头州。治所在北巴西郡 (今四川阆中市)。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苍溪、南部、西充等市县地。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为隆州。
南朝梁天监八年 (509) 置,为双头州。治所在北巴西郡 (今四川阆中市)。辖境相当今四川阆中、苍溪、南部、西充等市县地。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为隆州。
隋大业六年 (610) 置,属儋耳郡。治所在今海南省东方黎族自治县南感城镇。《寰宇记》 卷169感恩县: “取感恩水以为名。” 唐属儋州。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废。元丰四年 (1081) 复置,
即今河南安阳县西四十里水冶镇。金置辅岩县于此。元初废县为镇,属安阳县。民国时置安阳县佐于此。在河南省安阳县西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9.1万。镇人民政府驻水冶,人口4.3万。东魏以前名牵口冶,为冶铁
在今广西隆安县东南二十五里床河注入右江处。《方舆纪要》卷110隆安县:龙床岩“内有石如床,下有龙床潭,深不可测”。
即石汗那。都艳城(今阿富汗东北境斯科扎尔一带;一说即今塔吉克斯坦杜尚别西南迭脑)。
即今长江北源楚玛尔河。在青海治多、曲麻莱二县境。《清一统志·西藏》:那木七图乌兰木伦河“源出锡津乌兰拖罗海山东北三百余里巴颜喀喇得尔奔山,东南流六百余里入木鲁乌苏”。
①又名平山。在今江西宁都县北。《寰宇记》 卷108虔州虔化县: 平山 “在县北二百三十里。山顶侵云,天宝六年敕改为临 (凌) 云山。遥见抚、吉二州”。《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宁都县:凌云山在 “县北
本伊吾城。北魏置戍,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魏书·高宗纪》:太安二年(456),“平西将军、渔阳公尉眷北击伊吾,克其城,大获而还”。又《高祖纪》:太和十二年(488),“蠕蠕伊吾戍主高羔子率众三千以城内
即青海子。今云南祥云县东南青海湖。《清一统志 · 大理府》: 青龙海子 “在云南县东南十里。其地有金龙山,水出其下,一名青海子”。
在今四川合川县西北,与潼南县分界。《舆地纪胜》卷159合州:龙多山“在赤水县北五里。有唐孙职方樵。《龙多山录》云:上有一道宫曰至道观,东有大池,即唐武后时放生池。又有天宝十四载韦藏锋祭山题名。中峰有鹫
又名小岱峰。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六十里,东临东平湖。寺庙、殿宇依山而建。山西北陡壁之上有一天然石洞,名 “老虎洞”,高2米,广20平方米。四周古木参天。洞下菩萨庙,为明代始建,清乾隆间重修。庙两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