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当水
亦名紫溪河。即今安徽休宁县西六十里岩坑水库之渠口河。宋淳熙 《新安志》 卷4休宁县 《水源》: 南当水 “出南当山,东流百五十里,溉田三十二顷”。《明一统志》 卷16徽州府: 南当水 “在休宁县西六十里。源出南当山”。隋休宁县治此水口山上。
亦名紫溪河。即今安徽休宁县西六十里岩坑水库之渠口河。宋淳熙 《新安志》 卷4休宁县 《水源》: 南当水 “出南当山,东流百五十里,溉田三十二顷”。《明一统志》 卷16徽州府: 南当水 “在休宁县西六十里。源出南当山”。隋休宁县治此水口山上。
一作柏海。即今青海玛多县西扎陵湖、鄂陵湖的合称。《旧唐书· 吐谷浑传》: 唐贞观九年(635) 击吐谷浑,“又达于柏梁,北望积石山,观河源之所也焉”。即“柏海”。
即今贵州瓮安县东南蓝家关。《清一统志·平越州》 “头关” 条内: “又县东南四十里蓝家关,皆境内要地。”
隋大业三年 (607) 改胜州置,治所在榆林县 (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南岸十二连城)。辖境约当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北部、呼和浩特市西部和托克托县地。唐贞观三年 (629) 改置胜州,天宝元年 (74
即今山东安丘县西南石埠子镇。西汉置灵门县于此。在山东省安丘市南部。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埠子村,人口 6000。因地处四周平坦,惟村北有一岩石裸露的小埠,故取名石埠子。1949
唐天祐元年 (905) 改槀城县置,属镇州。治所在今河北藁城市。五代唐复为槀城县。
即今安徽六安市东南之洪山。《方舆纪要》卷26六安州: 洪家山 “在州东南七十里。有寨。四周石崖险峻。宋绍兴中,有洪氏率里民保聚于此”。古山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市东南。南宋绍兴中,有洪氏率乡民筑寨保聚此山
清嘉庆二年(1797)置,设守备驻防,属重庆镇。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一百里梅江乡(邑梅场)。
在今河南郏县东北十余里。《水经·汝水注》:蓝水“东南流径纪氏城西有层台,谓之纪氏台。《续汉书》曰:‘世祖车驾西征,盗贼群起,郏令冯鲂为贼延裒所攻,力屈。上诣纪氏,群贼自降’。即是处”。
①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方舆纪要》卷109罗城县:西江水“出县西银村,南流入于庆远之龙江”。②在今甘肃礼县西。《方舆纪要》卷59礼县:西江水“在县西二十里”。
本彰化县,日本占领期间于1933年设彰化市,属台中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仍设彰化市,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彰化县。1950年复设彰化县。(1)旧市名。1945年置,治今台湾省彰化县。1950年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