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康郡

南康郡

西晋太康三年 (282) 置,治所在雩都县(今江西于都县东北)。东晋永和五年 (349) 移治赣县 (今江西赣州市西南),义熙七年 (411) 徙治葛姥城 (今赣州市东北)。晋时辖境相当今江西南康、赣县、兴国、宁都以南地。南朝宋永初元年 (420) 改为南康国,南齐永明初复为南康郡。梁承圣元年(552) 徙治今赣州市西南。隋开皇九年 (589) 改置虔州,大业三年 (607) 复为南康郡。唐武德五年 (622) 改为虔州,贞观中徙治今赣州市。天宝元年 (742) 复为南康郡,乾元元年 (758) 改为虔州。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以庐陵南部都尉置,治雩都县(今江西于都县东北)。属扬州。辖境相当今江西省赣州市所属地区。元康元年(291年)改属江州。东晋永和五年(349年)移治赣县(今江西赣州市)。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为南康国,齐永明初复为南康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改置虔州。大业初及唐天宝、至德间又曾改虔州为南康郡。唐乾元元年(758年)改为虔州。


猜你喜欢

  • 富仁监

    北宋乾德二年 (964) 置,为银监,属宜州。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东南大厂镇新州。后废。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东南高峰坳(新州)。

  • 虞山

    ①一名吴山。中条山支脉。在今山西运城市东南,跨夏县、平陆界。《水经·河水注》: 沙涧水“北出虞山,东南径傅岩”。②又名海隅山、海禺山、海虞山、海巫山、乌目山。在今江苏常熟市 (虞山镇) 西北。《越绝书

  • 回心石

    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下。为登山之初步,仰视千仞峭壁,性怯者即此裹足。当道石刻“回心石”三字。清光绪《华岳志》卷1:回心石“路有斜削绝壁,攀鏁自此始,登者畏险辄还,故曰回心,镵有‘英雄进步并当思父母’字

  • 河栏沟

    即今辽宁辽阳县东南河栏镇。民国 《辽阳县志》 卷4: 河栏沟 “距城三十里”。

  • 苌乡县

    北魏改长乡县置,属范阳郡。治所在今河北涿州市东五十里长安城。北齐废。

  • 象泉

    又称象鼻水。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北郊象山下之里龙潭。《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象鼻水 “从坝下穴中西出,穴小而不一,遂溢为大溪,折而南去”。现为著名风景区。

  • 大沙墟

    即今广东四会市东南大沙镇。明万历《广东通志》卷46:四会县有大沙墟。

  • 大要县

    又作大。西汉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宁县东南。东汉废。《后汉书·邓禹传》:建武元年(25),“更征兵引谷, 归至大要”。即此。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宁县东南。属北地郡。东汉废。

  • 海北州

    辽置,治所在开义县 (今辽宁义县东南四十里开州屯)。辖境相当今辽宁义县与锦县间大凌河流域。金皇统三年 (1143) 废。辽置,治开义县(今辽宁义县南开州屯)。金皇统三年(1143年)废。

  • 昆 (崑) 仑 (崙) 山

    ①在今安徽潜山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6潜山县 “牛眠山” 条下: “又昆仑山在县东北六十里。上有泉,近置昆仑寨于此。”②在今福建福安市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96福安县: 昆仑山 “高耸万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