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津
即采石津。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矶江口。《陈书·宣帝纪》: “自今有罢任之徒,许分留部下; 其已在江外,亦令迎还,悉住南州津里安置。”
又称南津。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采石。南朝梁普通七年(526年)置校尉于此。
即采石津。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矶江口。《陈书·宣帝纪》: “自今有罢任之徒,许分留部下; 其已在江外,亦令迎还,悉住南州津里安置。”
又称南津。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采石。南朝梁普通七年(526年)置校尉于此。
在今安徽泾县东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8泾县: “柏山而南五里为琴高山,以晋处士琴高隐此而名。峭壁屹立,下临深渊。其上岩洞甚胜。”
①南朝梁置,治所在义城郡苞信县(今河南商城县西)。北齐废。唐武德三年(620)复置,治所在殷城县(今商城县西)。贞观元年(627)废。②南朝梁置,治所在义城郡(今湖北罗田县东六十里)。隋开皇初废。③东
北宋熙宁五年(1072)置,属熙州。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北三十里庆坪乡。金改为庆平镇。
即今山东枣庄市。原属峄县。附近多煤矿。1946年设枣庄市。1948年将陶庄矿区并入,改设枣庄办事处。1950年撤销枣庄办事处,并入峄县。1960年复改枣庄市,因驻地枣庄为名。
在今内蒙古兴和县境。《魏书·太祖纪》:天赐三年(406)九月,拓拔珪“度漠北之吐盐池。癸巳,南还长川。丙申,临观长陂”。
①亦作大桴山。又名蕲山。在今湖北蕲春县东北。《元和志》卷27蕲春县:蕲水“源出东北大浮山,一名蕲山”。《明史·地理志》蕲州:“东北有蕲水,出大浮山。”②一名独浮山。在今湖南临澧县西南,接石门县界。《舆
①即尖山。在今湖南望城县东南。《方舆胜览》卷23潭州:尖山“在长沙西。一名圭峰”。②在今广东连州市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101连州“冠峰”条:圭峰“在州西北十里。众山环绕,惟此峰端立如执圭”。③在今
即今山东莱西市西南三十八里院上镇。旧属莱阳县。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莱阳县西南有院上集。因北齐天保年间曾建靖林禅院于此,故名。
十六国后凉吕光置,治所在白土县(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黄河北岸)。以金城河、赐支河、湟河而名。后废。十六国南凉置,治白土县(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北)。辖境约当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一带。北魏废。
①唐贞观元年(627)改永安县置,属汾州。治所在今山西孝义市东南。《元和志》卷13孝义县:“因县人郭兴有孝义,故以名焉。”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中阳县,后复为孝义县。熙宁五年(1072)废。元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