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水
即今山西平定县东南之南川河。《方舆纪要》 卷40平定州: “南川水在州南五里,源出七里岭,东流合于洮水。”
即今山西平定县东南之南川河。《方舆纪要》 卷40平定州: “南川水在州南五里,源出七里岭,东流合于洮水。”
①唐上元二年(675)置,属巂州。治所即今四川会理县。《寰宇记》卷80会川县:“以僚寇道路川原并会于此,故名县。”天宝末地入南诏。②金贞元元年(1153)改乾宁县置,为清州治。治所即今河北青县。明洪武
今印度喀拉拉邦特拉凡哥尔之旧译。清谢清高《海录》:“打冷莽柯国在西岭西北,顺东南风西北约二三日可到,疆域甚小, 民极贫穷。”
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魏书·地形志》 汝北郡:“孝昌三年置,治阳仁城。”即此。
明置,属盖州卫。在今辽宁盖州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37盖州卫: 背阴寨堡在 “卫西北十五里。又西北有平山堡,八角湖堡”。
北宋开宝九年(976)降申州置,治所在义阳县(今河南信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信阳市及信阳、罗山二县。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为信阳军。北宋开宝九年(976年)降申州置,治义阳县(今河南信阳市)。辖境相
即月支都督府。《新唐书·西域传·吐火罗传》:“显庆中,以其阿缓城为月氏都督府。”在今阿富汗喀布尔北昆都士。
西汉高帝七年 (前200) 改霍人县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繁峙县东三里圣水头村。东汉属雁门郡。东汉末废。西晋复置,属雁门郡。水嘉后又废。古县名。西汉高祖七年(前200年)改霍人县置,治所即今山西省
汾水支流。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山海经·北次二经》: “悬瓮之山,……晋水出焉。” 《水经·晋水》: “晋水出晋阳县西悬瓮山,又东过其县南,又东入于汾水。”古水名。又称晋溪。源出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
又名二峨。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南。《元和志》卷31峨眉县:中峨眉山“在县东南二十里。有古穴,初才容人,行数里渐宽。有钟乳穴,穴有蝙蝠,其大如筐”。《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中峨山“在峨眉县南二十里。亚于
在今江西进贤县南十里。《方舆纪要》 卷84进贤县: 港南山在 “县南十里。其山平夷,旁即驿路。南接云桥,北通罗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