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午岭
在今浙江东阳市南。《方舆纪要》 卷93东阳县: 南午岭在 “县南十里,温、处、台、闽取途处也。嘉靖三十三年,倭贼自仙居来犯,官军御却之于此”。
在今浙江东阳市南。《方舆纪要》 卷93东阳县: 南午岭在 “县南十里,温、处、台、闽取途处也。嘉靖三十三年,倭贼自仙居来犯,官军御却之于此”。
在今江苏无锡市东五里。相传泰伯所开,故名。唐时曾疏导。《新唐书· 地理志》 无锡县:“南五里有泰伯渎,东连蠡湖,亦元和八年孟简所开。”
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南二十九里腰站。旧属罗次县,明置巡司于此。
北魏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北。寻入于南朝宋,属北阴平郡。《宋书·孝武帝纪》:大明四年(460),“索虏寇北阴平孔堤,太守杨归子击破之”。即此。西魏兼置孔提郡。北周郡县俱废。
①在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北。《宋史·河渠志》: “石渠之水,则自离堆别而东,与上下马骑乾溪合,凡为堰九。” 《方舆纪要》 卷67灌县: 乾溪“在县东北。湔江所经也。……又东北至彭县界,会于王村河”。②在今
即富波县。在今安徽阜南县东南王化镇附近。阚骃 《十三州志》 谓 “多波塘以灌稻,故曰富陂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上林县 (今广西上林县东南澄泰乡古城村)。辖境相当今广西上林、马山等县地。贞观八年 (634) 改为澄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上林县(今广西上林县南)。辖境相
唐置,在今新疆乌苏县附近。《新唐书·地理志》 北庭大都护府: “渡黑水,七十里有黑水守捉。”唐置,治所约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境内。后废。
本高句丽建。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木奇镇。《晋书·慕容皝载记》:东晋咸康七年(341),慕容皝从南道南陕伐高丽。慕容翰与高丽王剑“战于木底,大败之”。即此。唐置木底州于此。
亦名岜口隘。为明凭祥州三隘之一。在今广西凭祥市西南十里。《方舆纪要》卷111凭祥州“绢关”条引《图经》云:“又南有岌口隘。”
一名宛里和屯。在今黑龙江桦川县东北万里和通。清康熙 《皇舆全览图》 作穵采城。乾隆 《内府舆图》 作宛里和屯。又名万里和屯、宛里和屯。即今黑龙江省桦川市东北万里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