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店
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古黄河南岸。唐、宋为河阴县地。北宋熙、丰年间因汴河口屡遭泥沙淤塞,岁岁开闭,所费不赀。遂于元丰二年(1079)开凿清汴工程, 自洛口开渠引水,经广武山北滩地至河阴十里店,注入汴河。
在今河南省荥阳市北、古黄河南岸。唐、宋时属河阴县。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开凿清汴工程,自洛口开渠引水,经广武山北滩地至河阴十里店,注入汴河。
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古黄河南岸。唐、宋为河阴县地。北宋熙、丰年间因汴河口屡遭泥沙淤塞,岁岁开闭,所费不赀。遂于元丰二年(1079)开凿清汴工程, 自洛口开渠引水,经广武山北滩地至河阴十里店,注入汴河。
在今河南省荥阳市北、古黄河南岸。唐、宋时属河阴县。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开凿清汴工程,自洛口开渠引水,经广武山北滩地至河阴十里店,注入汴河。
亦名工噶岭。清于此设贡噶岭土百户,在今四川稻城县南贡岭。《清史稿·四川土司传》:光绪三十一年(1905), 赵尔丰讨巴塘, 理塘正土司“逃往稻坝贡噶岭,啸聚土人为乱”即此。三十四年(1908)改流,
即今甘肃泾川县西北党原乡。《魏书·崔延伯传》:北魏永平二年(509),“(万俟)醜奴置营泾州西北七十里当原城”。
①在今四川潼南县东北。《元和志》 卷33青石县: 青石山 “在县东南,水路五十九里。旧巴、蜀分界,累年未分,一朝密雾,石为之裂破,从上至下,直若引绳,因此定遂、合二州之界”。《寰宇记》卷87青石县:
1944年改布伦托海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福海县。以境内布伦托海物产丰盛而得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南坡、乌伦古河下游。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面积3.65万平方千米。人口7万
即今四川宣汉县东北峰城乡。光绪 《东乡县志》 卷12: 清嘉庆元年 (1796) 九月,县人王三槐、冷天禄白莲教起义,“聚众起莲池沟,与汤文德合众万余人,二十八日据峰城场”。即此。
三国魏置,属锡郡。治所在今湖北郧县东南。景初元年(237)属上庸郡。南齐属齐兴郡。梁为安富郡治。隋属均州,仁寿初改为安福县。
唐调露二年(680)置,属岩州。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境。天宝初属常乐郡,乾元初复属岩州。后废。
①又名刘阮洞。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天台山中。《清一统志 · 台州府一》: 刘阮洞 “在天台县西北二十里。又名桃源洞。相传汉永平中有刘晨、阮肇入山采药,遇仙女于此”。②在今贵州遵义市东南。《明一统志》卷7
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邵武军置,属江浙行省福建道宣慰司。治所在邵武县(今福建邵武市)。辖境相当今福建邵武、光泽、泰宁、建宁等市县地。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改为邵武府。元至元十六年(1281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温州卫。在今浙江瑞安市城区所前街。清顺治中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