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北江

北江

①《尚书·禹贡》 导漾:“东为北江,入于海。”旧释皆以北江为“三江”之一。说法不一:(1) 《汉书·地理志》 毗陵(今江苏常州市):“北江在北,东入海”;《水经·沔水》:“又过毗陵县北,为北江”;徐锴《说文系传》:“江至南徐州(今江苏镇江市)为北江。”皆指今长江下游干流为北江。(2) 《初学记》引郑玄说,认为今汉水为北江。

②即今广东北部之北江,为粤江三大主流之一。《方舆纪要》卷100广东:北江“即湟水、浈水合流之水也。……又南流经三水县西,至(广州)府西北三十里逶迤而下,会于西江”。

③即今广西之黔江。清齐召南《水道提纲》卷19:“黔即北江。”

④在今四川西北。《山海经·海内东经》:“北江出曼山。”

⑤即今四川城口、万源及陕西紫阳县境之任河。《明史·地理志》 太平县:“北有北江,又北入陕西紫阳县界,名任河,入于汉江。”


(1)古水名。《尚书·禹贡》扬州:“三江既入。”导漾:“东为北江,入于海。”旧释皆以为北江即三江之一。《汉书·地理志》毗陵(今江苏常州市):“北江在北,东入海。”徐锴《说文系传》:“江至南徐州(今江苏镇江市)为北江。”皆指长江干流的下游。《初学记》引郑玄说指长江北岸的大支流汉水。(2)今水名。珠江北支。在广东省北部。清《广州府治》:“在省治之北,故谓之北江。”西源武江出湖南省临武县西,东源浈水出江西省信丰县大茅山,在广东省韶关市汇合后始称北江。南流到三水市思贤滘同武江相汇。思贤滘以下经珠江三角洲水流分散,主要从横门入海。思贤滘以上长468千米,流域面积4.67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为 1340 米3/秒。上游两岸红色砂岩广布,多丹霞地形;中游多峡谷,以英德市盲仔峡、清远市飞来峡为最著名。曲江县以下可通航。主要支流有连江、滃江、绥江等。为珠江流域中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建有长湖水电站。


猜你喜欢

  • 江南东道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置,治所在苏州(今江苏苏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浙江、福建二省以及安徽歙县、绩溪、休宁、祁门、黟县与江西婺源、玉山等县地。乾元元年(758)废。唐十五道之一。唐

  • 渑池

    ①战国初属郑,后入韩、秦。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十三里朱城。《史记·蔺相如传》: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即此。秦置渑池县。②池名。在今河南渑池县北。《

  • 菜市门

    即东青门。南宋临安城东门之一。

  • 者亚寨

    又作者牙寨。即今贵州麻江县东南宣威镇。《明史· 贵州土司传》: “又有黑苗曰夭漂者,在湖、贵、川、广界,与者亚鼎足居。万历六年,夭漂请内附,都御史遣指挥郭怀恩及长官金篆往问状,而阻于者亚,乃远从丹彰间

  • 宜兴县

    ①北宋太平兴国初改义兴县置,属常州。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市。南宋末改置宜兴军。元至元十五年 (1278) 升为宜兴府,二十年降为县,次年又升为府,并置县隶之。元贞初府县俱废,改为宜兴州。明洪武二年 (13

  • 战国楚邑,即今湖南永兴县。《鄂君启节》 铭文: 自鄂往 “内入㵢, 庚鄙”。 即此。古邑名。战国楚邑。即今湖南省永兴县。《鄂君启节》铭文:自鄂往,“内入㵢,庚鄙”,即此。汉

  • 永乐宫

    ①北魏离宫。在平城北苑中,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高祖纪》载:太和元年(477)九月,“起永乐游观殿于北苑,穿神渊池”。后来永乐游观殿围筑墙垣,成为永乐宫,神渊池即永乐宫池。太和十六年(492)孝文帝

  • 阎村店

    在今河北成安县东北十八里阎村,北临肥乡县。清设堡。《清一统志 · 广平府二》“郭方堡” 条下: 阎村堡 “在 (成安) 县东北十八里”。

  • 三陵屯

    即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七十里三陵乡。以有古墓三座而名。民国《宁安县志》卷3:“三灵坟,坟距东京城北八里许(一说十二里,不确),三灵屯后半里许。想灵字当是陵字,俗语传诵误陵为灵也。三坟相距各不及半里。”

  • 新林镇

    ①即今江苏南京市西南西善桥镇。滨临长江。南朝时为军事交通要地。《宋书·徐羡之传》:元嘉三年 (426),“羡之回还西州,乘内人问讯车出郭,步走至新林,入陶灶中自刭死”。《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县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