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康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南部,位于南通礁西南方。包括南安礁、南屏礁、盟谊暗沙等。1935年公布名称为北卢康尼亚滩。1947年改名北康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南部,位于南通礁西南方。包括南安礁、南屏礁、盟谊暗沙等。1935年公布名称为北卢康尼亚滩。1947年改名北康暗沙。
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南朝陈为务德县治。隋、唐为良德县治。今为高州水库淹没。
亦名呼苏图布拉克。又名四台。在今新疆博乐市西南。清道光 《新疆识略》 卷4:瑚素图布拉克台 “在两山间,距鄂勒著依图博木台八十里。自此东四十里有界牌,为伊犁、精河交界”。
唐方镇名。大中五年(851)改河西节度使置,治所在沙州(今甘肃敦煌市西)。辖境相当今甘肃河西走廊。北宋时陷于西夏。
南齐置,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梁改为东随郡。南朝齐置,治今湖北省广水市东北。属司州,辖境约在今湖北省随州、广水二市相邻地区。梁改置东随郡。
明置,属兴都留守司。在今湖北钟祥市东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77安陆府 “承天卫” 条下:“(嘉靖) 十六年调荆州左卫为显陵卫,置于城东北十里,环列十营,巡守护卫。”
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北二十里老符离集。东汉更为竹邑侯国。古县名。西汉改竹邑县置,治今安徽省宿州市北老符离集。属沛郡。东汉复改为竹邑县。
一名铁鹘岭。在今陕西山阳县南鹘岭。《舆地纪胜》 卷189金州: 上津县 “绍兴十六年和好成,割上津县鹘岭关外卓驮平为界”。在今陕西省山阳县东南大小鹘岭处。《舆地纪胜》:宋金和议成,宋金以上津鹘岭关为界
即今贵州清镇县西北八十六里鸭池河乡。《清一统志· 大定府》: 鸭池河铺 “在黔西州境”。后改属清镇县。
即今山西隰县东南之紫峪河及东川河。源于隰县东北,西南流至今午城镇东入昕水河。《水经·河水注》: “蒲水又南合紫川水,水东北出紫川谷,西南合江水,……紫川水又西北入蒲水。”《方舆纪要》 卷41 隰州:
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九十里,南接黄山市界。清乾隆五十四年 (1789),泾县县丞移驻于此。集镇名。在安徽省泾县西南部、许溪北岸。属厚岸乡。人口 1400。附近产茶叶、蚕茧、板栗、笋干、桂花,素有“桂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