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 (猛) 老
宋大理置,属景昽。治所在今老挝琅勃拉邦。元改老告总管府。
宋大理置,属景昽。治所在今老挝琅勃拉邦。元改老告总管府。
明永乐五年(1407)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麻笼县(今越南北部河山平省底江与沱江之间从善县)。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山平省部分地。宣德二年(1427),地入安南。
即今湖北枣阳市西南大板桥村。《清一统志·襄阳府三》:大板桥店“在枣阳县南二十里”。
即今吉林安图县西南赤峰下园池。清阮葵生《长白山记》:长白山“山之东有布库里山,山下有池曰布库里湖。本朝发祥于此”。有爱新觉罗氏先世神女浴于此神话。池面积4公顷,景色绮丽。湖对岸有“天女浴躬处”石碑。
1949年升雷山设治局置,治丹江镇 (今贵州雷山县)。在贵州省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面积1208平方千米。人口14.5万。辖4镇、5乡(含1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丹江镇。雷山,以其境内雷公山得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0兴文县: 晏峰在 “县 (今兴文镇) 西南五里。峰峦峭拔。唐以名州”。
又名姚湾集。即今江苏新沂市西南窑湾镇。清于此置汛。
即今河北乐亭县西南三十里阎各庄镇。《方舆纪要》 卷 17乐亭县: 阎各庄堡为 “民堡”。
即今江苏灌云县治。《宋史·魏胜传》:南宋绍兴末,“遂取海州……距海州南八十里大伊,与金兵遇,胜迎击走之,追至城下”。《清一统志·海州》:大伊镇“在州南六十里。本朝乾隆十二年,移州同于此”。1948年灌
即升仙桥。在今四川成都市北沙河上。《资治通鉴》:唐咸通十一年(870),南诏军攻成都,“官军至城下与蛮战,夺其升迁桥。是夕,蛮自烧攻具遁去”。胡注: “升迁桥即升仙桥。秦时李冰所起,旧名七星桥。”迁又
北魏改下邽县置,属延寿郡。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故市镇。后废。西魏复置,隋大业二年(606)复名下邽县。古县名。原名下邽县。北魏避太武帝拓跋珪讳改名,治雄霸城(今陕西渭南市北故市镇东南巴邑)。属华山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