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悉野
即悉补野的异译。西藏吐蕃王朝建政前的称号。《新唐书·吐蕃传》: “祖曰鹘提勃悉野。” 地在今西藏山南地区乃东、穷结等县境。
即悉补野的异译。西藏吐蕃王朝建政前的称号。《新唐书·吐蕃传》: “祖曰鹘提勃悉野。” 地在今西藏山南地区乃东、穷结等县境。
即今阿富汗喀布尔东格拉曼。唐龙朔初置罗罗州于此。古城名。即今阿富汗东部喀布尔河北岸拉格曼。唐于此置罗罗州都督府。
春秋时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南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华氏居卢门, 以南里叛”。春秋宋国都城(今河南商丘市南)南门。《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年):“华氏居卢门,以南里叛
在今贵州风冈县北。《方舆纪要》 卷122龙泉县: 桶口河 “流合洋溪,西入乌江”。
又名新彭桥。在今四川新都县西北清白江上,为新繁通往彭县要道。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1新繁县:连彭桥,“《县志》,在县北十里清白江渡上流,新、彭往来必径也。前皆船渡,屡经大水,岸崩河阔,水分小支, 中间
在今安徽和县东南。为当利水入江入口。《三国志·吴书·孙策传》:刘繇渡江治曲阿,遣“张英屯当利口,以拒(袁)术”。即此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南。为当利浦入江口,六朝时系长江下游北岸滨江要地。东汉兴平元年(19
即含洸。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光镇。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102英德县 “洭浦关”条内: “县西有浛洸巡司,即旧含光县也。扼五山径、大小枫林之冲,皆为要害。”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的北部,位于马欢岛北5海里。东西长约230米,面积约0.04平方公里。岛上林木茂盛,鸟粪丰富。中国渔民向称罗孔仔。1935年公布名称为扁岛。1947年改名费信岛,以纪念郑和下西洋的
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小屿岛。明洪武年间置巡司于此。嘉靖十三年(1534)废。
西晋太康五年(284) 置,属顺阳郡。治所在今湖北谷城县西。南朝宋属扶风侨郡。梁废。
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春秋》: 桓公七年 (前705),“焚咸丘”。杜注: “高平巨野县南有咸亭。”古邑名。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巨野县南。《春秋》桓公七年(前705年):“焚咸丘。”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