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堤
亦作刘公堰。又名糜枣堰。即今四川成都市西北郊九里堤。《方舆纪要》卷67成都县“浣花溪”条下:九里堤,“宋乾德中圯,守臣刘熙古修筑,一号刘公堤”。
亦作刘公堰。又名糜枣堰。即今四川成都市西北郊九里堤。《方舆纪要》卷67成都县“浣花溪”条下:九里堤,“宋乾德中圯,守臣刘熙古修筑,一号刘公堤”。
即今湖北天门市南三十六里岳口镇。清乾隆年间移县丞驻此。民国改设县佐。
一名那色波。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南卡尔希。唐为安西都护府属地。
①在今四川渠县南李渡乡。清同治《渠县志》卷4:李渡场在“县南隔江二十里,为大竹赴省大路”。②即今四川涪陵市西北三十里长江北岸李渡镇。镇以长江津渡为名。清同治《涪州志》卷2:李渡“相传李白曾过此,因名”
北周建德四年(575)置,为普慈郡治。治所在今四川乐至县东北三十五里龙门场。隋开皇三年(583)属普州。十三年(593)改为普慈县。古县名。北周建德四年(575年)置,治今四川省乐至县东北。为普慈郡治
在今山西阳泉市北平坦村。《方舆纪要》卷40平定州:“平潭城在州西北二十五里,相传赵简子所筑也。今为平潭马驿。”相传春秋战国间晋赵简子所筑,在今山西省平定县西北。清置驿于此。
在今四川仁寿县东北。唐杜佑 《通典》 卷175 《州郡典》: “贵平,汉广都县地。后周置今县,有贵平山,因以为名。”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潘州。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宕川县:“因泸宕水名之。” 乾封三年 (668) 属牢州。北宋开宝七年 (974) 废。古县名。唐贞观十一年(637年)
原名尤泾市,明改为唐市。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南唐市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常熟县图:东南有东塘市。
①在今福建漳州市东十五里。纡回起伏,凡景奇胜。《元和志》卷29龙溪县:“县东十五里至山,险绝无路。”《清一统志》谓即好景山。②一名石虎山。在今福建漳浦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漳浦县:好景山在“
元置,在今吉林德惠市西南。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西祥州 “正南八十 (里),特甫”。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