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分水岭

分水岭

①在今北京市西。《方舆纪要》卷11顺天府:分水岭在“府西四十五里。山涧诸水至此分为二:一入卢沟河;一入房山县界”。

②在今河北迁安县东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分水岭“滦河径其西,漆水径其东,因名。其南与卢龙分界”。

③在今辽宁海城市东南。《明一统志》卷25辽东都司:分水岭“在盖州卫东一百四十里,延亘数百里,山下有泉,东西分流,故名”。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5海城县:分水岭在“城东南九十五里。有水西流,杨柳河、五重河发源于此”。

④在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南与宽甸、桓仁二满族自治县交界处。《清一统志·兴京》 “费叶棱乌河”条下:“小峡河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源出分水岭。碱厂河在城西南一百五十里,亦出分水岭。”即此。

⑤即黑林岭。在今吉林浑江市东北、靖宇县西南。《清一统志·吉林一》:“黑林岭在吉林城南八百七里,亦名分水岭。”

⑥在今福建永定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8永定县:分水岭在“县西北六十里。山势崇峻,石径险隘,水流南北两分。一名猪槽凹, 路出上杭县”。

⑦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分水关,与江西省接界,为入闽第一山,崇溪发源于此。上有分水关。《明一统志》卷76建宁府:分水岭“在崇安县西北石雄里,二水发源其下,一入江西界,一入福建界”,故名。

⑧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南。《水经·淯水注》:鲁阳关水“出鲁阳县南分水岭,南水自岭南流,北水从岭北注,故世俗谓此岭为分头岭”。《寰宇记》卷142邓州南阳县:分水岭“即三鸦之第二鸦也”。

⑨在今湖北宜城市南。《方舆纪要》卷79宜城县:分水岭“在县南六十里,与荆门州分界”。

⑩即今四川万县市西南分水镇。清同治元年(1862),夔巫都司薛尚品败兰二顺义军于此。

(11)在今四川雷波县东北五十里。产铜。清乾隆间曾开采,咸丰间封闭。

(12)在今云南临沧县南百四十里。林密箐深,四时云雾不开。清有外委千总驻守。

(13)在今陕西商南县西十里。《方舆纪要》卷54商南县:分水岭“其水分东西流”。

(14)在今甘肃岷县南。《方舆纪要》卷60岷州卫:分水岭“在卫南四十五里。下有分水岭河”。

(15)当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北之毛毛山。《方舆纪要》卷63庄浪卫:分山岭“在卫西百五十里。岭峤有泉分流,南为庄浪河,北为古浪河。其北又有平岭。嘉靖中,总兵姜奭击敌于分水岭,败之”。

(16)即今朝鲜东北摩天岭北端之小白山,为长白山之支阜。鸭绿江出其西, 图们江出其东, 因名分水岭。清张凤台《长白征存录》卷2:康熙五十一年(1712),“乌喇总管穆克登奉旨查边至此,审视西为鸭绿,东为土门,故于分水岭上勒石为记”。


猜你喜欢

  • 广运堡

    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南六十里桂江东岸广运村。《方舆纪要》卷107平乐县:广运堡“即广运驿也。宏治中,以寇患筑城于此,为守御之备。正德三年,城始就”。即广运驿。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东南。明弘治中筑城。

  • 安平王国

    东汉延光元年(122)改乐成国置,治所在信都县(今河北冀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冀州、安平、饶阳、深州、武邑、衡水、枣强、新河、南宫等县市及武强、广宗县的一部分地。三国魏改为安平郡。西晋复为安平国,辖境

  • 那河

    又作难河。即今黑龙省之嫩江及嫩江流注之松花江。《旧唐书·室韦传》:望建河“源出突厥东北界俱轮泊,……又东流与那河、忽汗河合,……东流注于海”。即“难水”。

  • 渠江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始安县置,属潾山郡。治所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一百十里肖溪镇南王家坪。乾元元年 (758) 属渠州。北宋开宝二年 (969)为广安军治,移治浓洄镇 (今广安县)。南宋淳祐三年 (

  • 琅玡道

    1925年由济宁道分置,属山东省。治所在临沂县 (今山东临沂市)。辖境相当今山东临沂、莒县、莒南、日照、五莲、郯城、蒙阴、沂水、沂源、沂南、平邑、费县、苍山、临沐等市县地。1928年废。

  • 烹坝

    在今四川泸定县北三十五里烹坝乡。《清史稿·唐希顺传》: 康熙三十九年 (1700),营官喋巴昌则集列为乱,“复攻围烹坝、冷竹关”。

  • 飞乌镇

    隋开皇十年(590)置,在今四川三台县南九十里郪江镇(千字坟)。《寰宇记》卷82飞乌县,“本汉郪县地之故城,在县北三十五里故郪王城也。隋开皇十年置飞乌镇,十三年改镇为县,取飞乌山为名”。

  • 隐形山

    在今甘肃灵台县东北二里。《方舆纪要》卷58灵台县: 隐形山 “以地形深奥而名”。《清一统志·泾州一》: 隐形山 “孤峰特起,苍松古柏,连抱参天。麓有泉,味甘馨,名曰香水”。

  • 屏山镇

    即今安徽夥县东北七里屏山。清道光 《夥县志》 图: 城东北有屏山。(1)在安徽省泗县中部。面积115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屏山集,人口700。因山得名。1949年置屏山乡,1958年改公

  • 青溪关

    亦作清溪关。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南、甘洛县西北交界处桦槁林山一带。《新唐书·李德裕传》: 太和间,“筑杖义城,以制大度,青溪关之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