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分水关

分水关

①在今浙江泰顺县东南分水山下,地当浙、闽之冲。《明史·沐英传》:“从大军征福建,破分水关。”即此。

②一名大关。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分水岭上,与江西铅山县接界。地当江、闽襟要, 自古有入闽第一关之称。五代至宋皆置寨于此,元废。明洪武初复置,设巡司戍守。清初废。

③即今福建诏安县西分水关,为闽、粤二省交界处。明、清置漳潮分界巡司于此。《清一统志·漳州府》:漳潮分界巡司“为漳潮分界处”,故名。

④即今福建福鼎县北与浙江平阳县交界的分水关。相传为五代王闽所置,以备吴越。

⑤明置,属饶平县。在今广东饶平县东。《方舆纪要》卷103饶平县:黄冈镇,“(嘉靖)三十八年,(倭贼)复从平和突犯,入分水关至黄冈”。清设汛,有外委把总驻防。

⑥即今贵州遵义县北分水垭。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之役,吴广军战捷于此。《明史·吴广传》:“广合希彬军连战红碗、水土崖、分水关皆捷,遂进营水牛塘。”


(1)在浙江省苍南县灵溪西南。因处浙江、福建两省边境分水岭上,故名。海拔约300米,与东、西两侧山峰高差100~200多米。五代吴越设戍守。关门已不存,遗址尚留残墙。为温分公路终点。(2)在福建省东南海岸,诏安县南诏西南。因处福建省与广东省交界处分水岭上,故名。关口海拔约140米。明代筑关,扼两省咽喉,历为军事要隘。有“福建省南大门”之称。尚存“闽粤之交坊”和“漳南第一关”石坊门。为通往广东省汕头孔道。正德十五年(1520年)置漳潮分界巡司于此,清因之。福分公路终点。 (3)又称大关。在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北分水岭上,与江西省铅山县接界。地当赣闽襟要,自古有入闽第一关之称。五代置寨于此,南宋开庆时并置大安驿。元废,明洪武初复置,设巡司戍守,清初废。(4)今贵州省遵义市北分水垭。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之役,吴广军战捷于此。


猜你喜欢

  • 郧县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置,属均州。治所即今湖北郧县。同治 《郧阳县志》 卷1: “今郧县为汉郧乡,隶郧阳府,其得名则由郧关。” 明成化十二年(1476) 为郧阳府治。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1932

  • 白金堤

    在今四川夹江县西南青衣江畔。《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白金堤“在夹江县治西南。延袤数里。亦名向君堤。蒙江啮岸,令向君励意捍之,锸沙泞中得白金一箧,霈然资焉,不他取一镪而堤就”。

  • 净净沟水

    即白沟水。在今安徽萧县南。自梧桐陂北流入古获水。《水经· 获水注》: “猚水又东,净净沟水注之。水上承梧桐陂,西北流,即刘中书澄之所谓白沟水也。又北入于猚,俗名之曰净净沟也。”

  • 背石山

    亦名夹道双山或双山。在今广西柳州市北。唐柳宗元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 “北有双山,夹道崭然,曰背石山。有支川东流入于浔水。”

  • 南镇寨

    ①在今福建古田县西。《资治通鉴》: 五代晋高祖天福五年 (940),王延政据建州,发兵攻南镇,闽王曦福州西鄙戍兵皆溃,即此。②明置,属福宁卫。即今福建福鼎县东南南镇。清时有把总驻此。在今福建省古田县西

  • 槐芽镇

    即今陕西眉县东南槐芽镇。清 《郿县志》卷4: 槐芽镇在 “县东三十里”。在陕西省眉县北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槐芽街,人口5830。镇以驻地名。相传,宋代此地严冬槐林萌芽,建村

  • 虎甲山

    在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海澄镇西。《方舆纪要》 卷99海澄县: 虎甲山 “在县 (治今海澄镇)西一里。俗名美山。巉岩盘踞”。

  • 小都江汛

    清置,属古州厅。在今贵州榕江县西南三十里。旧有把总驻守。

  • 敬水郡

    南朝梁大同中置,属东巴州。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北。西魏属集州。隋开皇三年 (583)废。南朝梁置,治今四川省南江县北巴山南麓。属归化郡。后废。

  • 雷泽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郓州。治所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五十二里胡集乡。因县北雷泽而得名。大业初属东平郡。唐属濮州。金贞元二年(1154) 省入鄄城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