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
即今四川西南部之大小凉山。《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 凉山 “在都司城东一百三十里。群峰嵯峨,四时多寒”,因名。《清一统志·宁远府一》: “凉山互数百里,跨马湖,建昌界,为诸夷所居。”
(1)一作大凉山,又作梁山。在今四川省西昌市东,跨昭觉县界。(2)在四川省屏山县西。(3)在今云南省鲁甸县西北。清时置兵戍守。
即今四川西南部之大小凉山。《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 凉山 “在都司城东一百三十里。群峰嵯峨,四时多寒”,因名。《清一统志·宁远府一》: “凉山互数百里,跨马湖,建昌界,为诸夷所居。”
(1)一作大凉山,又作梁山。在今四川省西昌市东,跨昭觉县界。(2)在四川省屏山县西。(3)在今云南省鲁甸县西北。清时置兵戍守。
即制江。淛与制同。又名浙江、渐江水。今浙江钱塘江、富春江。上游即源自皖南之新安江。即“渐江水”。
即今湖南湘潭县西南三十八里古塘桥乡。清乾隆《湘潭县志》卷5有古塘桥渡。
在今湖南怀化市南。《舆地纪胜》 卷71沅州: 板门山 “对峙如门”。《方舆纪要》 卷81沅州“明山” 条下: 板门山 “宋时为向蛮据守处”。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置,属建城郡。治所在今河南叶县西南。景明末废。永熙二年(533)复置。东魏时,与赭阳县合并为建城县。
即今安徽肥东县东北梁园镇。南朝宋为慎县治所。南宋为梁县治所。清置巡司于此。在安徽省肥东县中部。面积60.5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梁园,人口1.1万。南宋为梁县治,明初废梁县,改称梁县乡,
即鄢县。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北八十六里蕨溪镇北宣化坝。
即今越南北部河北省之求江(桥江)。《方舆纪要》卷112安南北江府:市桥江“在府西,东南流入富良江。自广西入安南者,江为必由之道。亦谓之乾满江”。
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东南六十里。清置白岩汛,属归化厅。有守备把总驻防。
明置,在今吉林敦化市西南。明 《辽东志》 卷9: 开原东陆路有 “费儿忽” 站。
①战国齐以国内五城置五都,性质略同于其他各国的郡,设有经过选练的常备兵。《史记·燕召公世家》:齐宣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索隐》:“五都即齐也。按:临淄是五都之一也。”五都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