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山
一名争秀山。在今甘肃榆中县西南十里。元太祖成吉思汗灵柩曾停放于此。
又称兴龙山。在甘肃省榆中县城西南。西北—东南走向。主峰海拔 3021 米。兴隆、栖云两峰东西对峙,中隔兴隆峡,有伸臂式拱形木桥连接。栖云峰上原有道教建筑,明、清时称其为小蓬莱、瑶池景,现存云龙卧桥、太白温泉、通天石柱等古迹。山中森林茂密,多原始林,有金钱豹等珍稀动物。古代誉为“甘肃之名山,兰郡之胜景”。辟有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
一名争秀山。在今甘肃榆中县西南十里。元太祖成吉思汗灵柩曾停放于此。
又称兴龙山。在甘肃省榆中县城西南。西北—东南走向。主峰海拔 3021 米。兴隆、栖云两峰东西对峙,中隔兴隆峡,有伸臂式拱形木桥连接。栖云峰上原有道教建筑,明、清时称其为小蓬莱、瑶池景,现存云龙卧桥、太白温泉、通天石柱等古迹。山中森林茂密,多原始林,有金钱豹等珍稀动物。古代誉为“甘肃之名山,兰郡之胜景”。辟有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
南宋绍定元年 (1228) 改黔州置,治所在彭水县 (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彭水、黔江等县地。明洪武四年 (1371)废。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升黔州置,治彭水县(今重庆彭水
①北周建德三年(574)置,治所在今湖北建始县东。唐贞观八年(634)废。②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叶县(今河南叶县西南旧县镇)。五年(622)废。(1)北周建德三年(574年)置,治今湖北省建
西汉置,为琅邪郡治。治所即今山东诸城市。高帝八年(前199)封郭蒙为东武侯,即此。东汉属琅邪国。三国魏为城阳郡治。南朝宋属平昌郡。北魏属高密郡。北齐为高密郡治。隋开皇初郡废,县属密州。十八年(598)
即今浙江桐乡市东南屠甸镇。清光绪 《桐乡县志》 卷1: 屠甸市镇 “旧名石人泾,在千金乡,县东南十八里。相传寂照寺有二石佛,由海中浮至,以是得名。有谓为屠岸贾故里者,说殊不经,然有屠庵及屠家板桥,则地
在今湖南湘阴县东。《清一统志·长沙府》: 神鼎山 “在湘阴县东六十里。上有古井”。
即今江西吉安市东南青原山。《舆地纪胜》卷31吉州: 青原山 “在庐陵县”。《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青原山 “在府城东南一十五里。中有骆驼峰、鹧鸪岭,势甚乔耸。宋王廷珪诗: 异时黄鲁直,尝赋青原诗
亦作务乡。在今河南灵宝市北。《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 更始三年 (25),更始 “使苏茂拒赤眉于弘农,茂军败,死者千余人。三月,遣李松会朱鲔与赤眉战于蓩乡,松等大败”。即此。李贤注谓蓩地 “盖在今
东汉改郻县置, 属巨鹿郡。 治所在今河北辛集市东南新城东北。《后汉书·光武帝纪一》: “光武击铜马于。” 即此。 北魏移治今深州市西旧州, 属巨鹿郡。北齐改为安国县。
即今江西高安县东北十五里祥符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4: 高安县东北有祥符观。
即今安徽巢湖市西七十里中庙镇。《清一统志·庐州府二》:铜炀镇“在巢县西五十里,又四十里为中庙镇”。在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西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中庙,人口1950。湖岸有庙,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