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泰里
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北古邑。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巡司于此。
在今福建省仙游县东北,属兴化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于此设巡检司。
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北古邑。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巡司于此。
在今福建省仙游县东北,属兴化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于此设巡检司。
在今台湾省台中县与南投县交界处。即大肚溪乌日以上河段。连横《台湾通史·疆域志》 台湾县:“南投距治南四十里, 中隔乌溪,为内山出入孔道。”“大肚溪”的旧称。
①西晋永嘉五年 (311) 因避东海王越世子毗讳,改毗陵县置,属毗陵郡。治所即今江苏常州市。隋开皇九年 (589) 为常州治,大业初为毗陵郡治。唐复为常州治。明初并入武进县。②东魏改睢陵县置,为临潼郡
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即今云南勐腊县北五十八里勐伴镇。清雍正十三年 (1735) 设勐伴土便委。后亦称勐帕。傣语 “勐” 为地方,“半” 为巨人脚印,意即有巨人脚印的地方。
①即烂柯山。在今浙江衢州市南二十里。唐杜佑《通典》卷182:衢州信安县有“石桥山。晋王质烂柯处”。②在今浙江天台县北。《方舆纪要》卷92天台县:石桥山“在县北五十里。石桥架两岩间”。③一名月岩。在今江
在今江苏南京光华门外秦淮河上。建于明初,原名上方桥。清代始名七桥瓮,以桥身由七孔桥瓮而名。清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罗大纲部由间道攻七桥瓮兵营,为清参将张国梁击退,即此。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清咸丰
即今江西泰和县北十五里枫塘桥。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7:泰和县北有枫塘。
唐元和中置,属徐州。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北。寻省入临沂县。元末复置,属沂州。移治今山东郯城县。清属沂州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1925年属琅玡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在山东省东南部,邻近江苏省。属临沂
西藏古地名。在今穷结县。唐时吐蕃赞普(王) 设夏日行宫于此。一说跋布即勃令。《新唐书·吐蕃传》: “其赞普居跋布川,或逻娑川。”
在今湖南汉寿县西南七十七里。《元丰九域志》卷6:龙阳县有“龙阳山”。《明一统志》卷64常德府:龙阳山“旧名横山。唐天宝中改今名。后以名县”。龙阳县以此名。
即今黑龙江省萝北县西南尚志村。1942年东北抗联三军军长赵尚志殉难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尚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