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兴文县

兴文县

明万历四年(1576)改戎县置,属叙州府。治所即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镇。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2:兴文县“取偃武修文之意”。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移治建武城(今兴文县西南建武乡)。1912年迁回今县西北兴文镇。民国初属四川永宁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85年迁今兴文县(中城镇)。


在四川省南缘,南邻云南省。属宜宾市。面积 1373.2 平方千米。人口43.5万。辖11镇、10乡(含5苗族乡)。县人民政府驻中城镇。唐置羁縻晏州,属泸州都督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蛮夷部宣抚司治此;十七年改为大坝都总管;二十二年升为戎州,隶马湖路。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为戎县。万历二年(1574年)移治今县西北兴文镇,属叙州府。取“偃武修文”之意,改名兴文县。1913年属下川南道,1914年属永宁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南行署区宜宾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宜宾专区,1968年属宜宾地区。1983年迁治古宋(今中城镇)。1996年属宜宾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山地。南依大娄山,北接盆中丘陵。石灰岩广泛出露,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古宋河源于县南,右纳万寿河后北流出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玉米,并产生漆、冬笋、烤烟,森林覆盖率20%,以槭、楠竹、松、杉为主。为全国生漆生产基地县之一。有煤、大理石及硫铁矿。有采矿和大理石加工、水泥等工业。有江高、叙兴、兴威等公路。名胜古迹有兴文石林、天泉洞、九丝山、凌霄城、“鮠人悬棺”和宋、明碑刻。巨型岩溶漏斗锅圈崖,深208米,为世所罕见。


猜你喜欢

  • 沁水县

    ①西汉置,属河内郡。治所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北王寨。《水经·沁水注》:“沁水又径沁水县故城北,盖藉水以名县矣。”北齐废。②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永宁县置,属泽州。治所即今山西沁水县。大业初属长平郡。唐属

  • 锦屏驿

    明置,在今四川阆中市城东。《方舆纪要》卷68阆中县: 锦屏驿 “旧在城西澄清门外,今移于城东富春门外”。

  • 都素蛮夷长官司

    明永乐十二年 (1414) 于马口寨置,属思州府。治所在今贵州岑巩县西北七十里都素。清以后废。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置,治马口寨(今贵州岑巩县西北都素司)。属思州宣慰司。后废。

  • 和硕特西前旗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和硕特部。驻牧地在今青海乌兰县东。后迁德令哈市东。《清史稿·地理志》 西前旗: “牧地在布喀河南岸。东至乌图起尔沙陀罗海,南至西拉库图尔、果库图尔、西至察罕乌苏呼鲁恭纳

  • 海陵郡

    东晋义熙七年 (411) 置,属徐州。治所在海陵县 (今江苏泰州市)。南朝宋徙治建陵县(今江苏新沂市南)。梁复移治海陵县。隋开皇初废。东晋义熙七年(411年)置,治海陵县(今江苏泰州市),属徐州。南朝

  • 阿拉善额鲁特部

    清西套蒙古二部之一。成吉思汗弟哈撒儿后裔额鲁特和硕特首领顾实汗于明末率部移居青海。清初,其子巴延阿布该阿玉什之子和罗理等居西套。康熙十六年(1677)噶尔丹袭击西套,和罗理率部避地近边。二十五年(16

  • 老君山

    ①在今河南栾川县东。《明一统志》卷29河南府:老君山“相传老子修道于此,上有丹灶、丹井”。②在今湖北红安县西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76黄安县“五云山”条下:“县北九十里有老君山。嘉靖中, 皆为盗贼啸

  • 和城

    在今河北宁晋县东北。《水经·浊漳水注》:白渠 “东南流谓之百尺沟,又东南径和城北”。即此城。

  • 托郭栖

    一名三堡。在今新疆哈密市西三堡。清乾隆《西域图志》卷9:托郭栖“东距哈密城一百二十里。境有村庄凡五,泉十三处”。

  • 真定路

    元改真定府置,治所在真定县 (今河北正定县)。辖境相当今河北蠡县、定州、阜平以南,饶阳、武强、武邑、枣强以西 (安国、深泽、辛集、井陉除外),南宫、隆尧、临城以北地区。明复名真定府。元改真定府置,治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