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军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永兴军置,治所在永兴县(今湖北阳新县)。辖境约当今湖北黄石、大冶、阳新、通山等市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兴国路。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升鄂州永兴县置永兴军,次年改为兴国军。治永兴县(今湖北阳新县)。属江南西路。辖境相当今湖北省黄石市及大冶、通山、阳新等市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兴国路。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永兴军置,治所在永兴县(今湖北阳新县)。辖境约当今湖北黄石、大冶、阳新、通山等市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兴国路。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升鄂州永兴县置永兴军,次年改为兴国军。治永兴县(今湖北阳新县)。属江南西路。辖境相当今湖北省黄石市及大冶、通山、阳新等市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兴国路。
在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西部杜连河南岸之新当。公元18世纪已有华侨在此贸易耕种,或以淘金沙钻石为业。清谢清高 《海录》 有专条记述。
北宋乾德三年(965)改石镜县置,为合州治。治所即今四川合川市。《舆地纪胜》卷159合州:石镜县,“《国朝会要》云:乾德三年, 以翼祖嫌名,改为石照”。南宋淳祐三年(1243)移治钓鱼山(今合川市东十
在今四川奉节县北三十里寂静乡。清道光《夔州府志》 卷12: “寂静坝在县东三十里。明末流寇四出掠治,地界前后俱遭涂炭惟此地严立团寨,贼闻遁去,不闻戎马之声,故名。”
又作鸦儿看、牙儿干。即今新疆莎车县。《元史· 曷思麦里传》: 曷思麦里从哲伯攻克及蛮,“若可失哈儿、押儿牵、斡端诸城,皆望风降附”。即“鸦儿看”。
即今江西兴国县东北梅窖镇。清同治 《赣州府志》 卷3: 兴国县有 “梅窖” 墟。
在今四川三台县。产井盐。民国设场长,理盐务。
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百二十里。明置高都巡司。(1)古镇名。即今湖南省桃源县西南高都。明时置巡检司于此。(2)今镇名。(1)在山西省泽州县东北部。面积119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高都,人口354
一名高山。在今海南省临高县西北。《寰宇记》 卷169儋州洛场县: “毗邪山,山岭有虫似伏虫 (蛇),俚人以虫为毗邪也。” 《舆地纪胜》 卷124琼州: 毗耶山“在临高县北有毗耶山神,每有黎人叛,则神驱
①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杏山乡境。《方舆纪要》卷37广宁左屯卫:杏山“在卫西南四十里。今有杏山驿”。②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三十里杏山。《明一统志》卷23兖州府:杏山“上多杏木”。③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寰宇
(隄) 在今江西九江市西。《新唐书·地理志》 江州浔阳县: “西有断洪堤,会昌二年刺史张又新筑,以窒水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