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利镇
北宋置,属聊城县。在今山东茌平县西三十里。金改属茌平县,仍为镇。
北宋置,属聊城县。在今山东茌平县西三十里。金改属茌平县,仍为镇。
①唐先天元年 (712) 以避李隆基讳改隆山县置,属眉州。治所即今四川彭山县。明曹学佺《蜀中广记》 卷52彭山县: “因县之彭女山为名。” 天宝元年 (742) 属通义郡,乾元元年 (758) 复属眉
在今浙江象山县东南十五里赤坎村。《方舆纪要》 卷92象山县: 游仙寨 “在爵溪所南。嘉靖三十一年倭贼寇游仙寨,爵溪百户秦彪曰:‘游仙与爵溪唇齿,无游仙是无爵溪也。’ 直前赴救,战死”。
在今甘肃环县北。《方舆纪要》 卷57庆阳府环县: 需源城 “在县北四十里。宋置,其城北面圮于环河”。“需源” 或为 “肃远” 之讹。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北。《明史·地理志》琼州府澄迈县:“西北有澄迈巡检司,治石都。”
①即今灰河。一名辉河。汝水支流。源出今河南鲁山县东南,东流经叶县南,至舞阳县北舞渡,北入汝水。《汉书· 地理志》 鲁阳县: “又有昆水,东南至定陵入汝。” 《水经· 汝水注》: “昆水出鲁阳县唐山,东
在今四川宁南县。清康熙四十九年 (1710)置披砂土千户。后于此置披沙汛。民国设县佐,1929年设披砂设治局。1930年改设宁南县。
北宋置,属涪城县。在今四川三台县西北八十里永明镇。在贵州省剑河县东北部、八卦河东岸。面积211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南明,人口 3240。元、明至清康熙年间为楠木洞、赤溪湳洞长官司治所。
即今四川长寿县北葛兰镇。明正德 《四川志》 卷13长寿县有葛兰铺。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89长寿县: 葛兰铺 “在县北六十里”。
即今西藏昂仁县治。《清一统志·西藏》 藏地诸城: 章阿布林城 “在日喀则城西北九百七里”。又作昂忍、将阿木凌。清康熙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昂仁县。
即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天成乡。民国《绥远通志稿》卷2:凉城县第二区驻天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