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兰州

兰州

①隋开皇元年(581)置,治所在子城县(今甘肃兰州市)。辖境约当今甘肃兰州市及临洮县等地。大业初改为金城郡。唐武德二年(619)复名兰州,治五泉县(今兰州市,后改名金城县)。天宝元年(742)改为金城郡,乾元元年(758)复名兰州。辖境仅有今兰州市附近地。广德元年(763)没于吐蕃。北宋元丰四年(1081)收复。崇宁三年(1104)置兰泉县为州治,属巩昌路。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兰县。成化十三年(1477)复为兰州,属临洮府,不领县。清康熙五年(1666)为甘肃布政使司治。乾隆三年(1738)移临洮府治此,改为兰州府。

②北宋置,为羁縻州,属宜州。治所在都彝县(今广西东兰县东南大同乡更乐村老圩)。元改为东兰州。

③元至元十二年(1275)置,属丽江路。治所在今云南剑川县西六十四里坡脚。辖境主要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境。《元史·地理志》:“兰州,在兰沧水之东。”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属鹤庆府。后属丽江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废。


(1)隋开皇元年(581年)置,治子城县(又先后改金城县、五泉县、兰泉县,即今兰州市。金废入州)。以皋兰山为名。辖境约今甘肃省兰州、榆中、临洮、康乐、皋兰、永登等市县地。大业初改为金城郡。唐初复为兰州,“安史之乱”后地属吐蕃,后又属西夏。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复置,属秦凤路。辖境约今兰州、榆中、永靖等市县地。金属临洮路。元属巩昌总帅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县,成化十三年(1477年)复为州,属临洮府。清为甘肃省会,乾隆三年(1738年)移临洮府来治,改为兰州府。(2)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属宜州所领羁縻州。辖境相当今东兰县一带。大观元年(1107年)废。元又置为东兰州。(3)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兰溪郡置,治今云南省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东南金顶镇。属丽江路。明曾属鹤庆府,后又属丽江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废。


猜你喜欢

  • 双石铺支线

    自陕西宝鸡至双石铺(今凤县)。长106.2公里。为陇海铁路支线。1938年建成。1945年被拆除。

  • 毛水峪

    在今甘肃礼县东北九十里。清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2礼县:毛水峪“其里多回民,畜羊剪毛织褐以治生”。

  • 小泉河

    即今河北玉田县东荣辉河。《清一统志·遵化州一》:荣辉河“本名小泉河。源出小泉山,绕城东而南,合孟家泉、光沙泉,又西南至宝坻县界入蓟运河”。

  • 黄湮溪

    在今浙江金华市西。《清一统志·金华府》: 黄湮溪 “在金华县西。源出北山徐公湖,径双龙洞,至仙溪,亦曰盘溪,合九龙洞水,又西南注入婺港”。

  • 胡峪堡

    即今山西代县东北胡峪乡。《宋史·地理志》: 代州雁门县有胡峪塞。即此。

  • 剑外

    唐人称剑阁以南蜀中地区为剑外。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诗云: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恨别》 诗云: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泛指今四川省剑门关以南地区。《资治通鉴》:

  • 萨木坦冈札山

    又作塔空巴日。即今西藏那曲县西南一百八十里桑丹康桑。《清一统志·西藏》 载: 萨木坦冈札山 “在蓬多城东北一百八十里”。

  • 黄坑银场

    北宋置,属乐昌县。即今广东乐昌市东北横坑。北宋属乐昌县,在今广东省乐昌市东北横坑。

  • 拉里

    一作拉哩、喇里。在今西藏嘉黎县西北嘉黎。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拉里,“西番(藏) 语,神山也。地有大山,故名”。康熙末设台站。宣统二年 (1910) 改置嘉黎县。1989年迁治斯尔定

  • 加枕山

    在今海南省陵水县西。明弘治十三年(1500),官军平峒黎陈那样,至加枕山。即此。古山名。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西。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官军平峒黎陈那祥,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