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六胡州

六胡州

唐调露元年(679)在灵、夏二州南界设鲁、丽、含、塞、依、契六州,用唐人为刺史,以处突厥降户,谓之六胡州。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境。长安四年(704)并为匡、长二州。神龙三年(707)在盐州白池县(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西南北大池)北八十里设兰池都督府,仍分六州管辖。开元八年(720)六州胡户在康待宾等率领下起义,九年攻陷六胡州,进逼夏州,被唐发兵镇压,康待宾被杀。十年又改为鲁、丽、契、塞四州,康待宾余众在康愿子率领下继续反抗,旋为唐朔方军所镇压,于是移河曲六州残胡五万余口配许、汝、唐、邓、仙、豫等州。十八年复置匡、长二州。二十六年唐将六州胡户遣归,在夏州西北三百里设置宥州管理。贞元二年(786)迁六州胡于云州(治今山西大同市)、朔州(治今山西朔州市)间。


唐调露元年(679年),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市西南)、夏州(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南境设鲁、丽、含、塞、依、契六州,以唐人为刺史,处突厥降户(部分为昭武九姓胡)。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前旗西巴郎庙古城、东查汗巴拉嘎素古城、南乌兰道崩古城,即六州中某几个州的城址。长安四年(704年),并为匡、长两州。今巴郎庙古城、查汗巴拉嘎素古城疑是。神龙三年(707年),在盐州白池县(今鄂托克前旗南大池古城)北八十里设兰池都督府(今鄂托克前旗东敖勒召其古城)管辖,仍分六州各为六县以隶。开元九年(721年),六州胡户因赋役繁重,在兰池州胡康待宾等率领下起义,攻陷六胡州,进逼夏州,唐发兵镇压,康待宾被俘杀。十年又改为鲁、丽、契、塞四州;康待宾余众在康愿子率领下,继续反抗,为唐朔方军所镇压,“于是徙河曲六州残胡五万余口配许、汝、唐、邓、仙、豫等州,始空河南朔方千里之地”(《旧唐书·张说传》)。十八年复置匡、长两州,二十六年唐将六州胡户遣归,于故地设置宥州(今敖勒召其古城)管理。自设六胡州后,遂有六州胡之名,李益有《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贞元二年(786年),迁六州胡于云州(治今山西大同市)、朔州(治今山西朔州市)之间。


猜你喜欢

  • 东门溪

    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21清平县:东门溪“在县城(今炉山镇)东……下流皆合于山江河”。

  • 桃源县

    ①五代闽龙启元年 (后唐长兴四年,933)升桃林场置,属泉州。治所即今福建永春县。闽永隆四年 (后晋天福七年,942) 改名永春县。②北宋乾德元年 (963) 分武陵县置,属朗州。治所即今湖南桃源县。

  • 南郡

    秦昭王二十九年 (前278) 置,治所在郢(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北纪南城)。后徙治江陵县 (今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汉辖境约当今湖北襄樊市、南漳县以南,松滋县、公安县以北,洪湖市以西,

  • 回龙寨

    在今江西兴国县东北方山佛岭。《清一统志·赣州府二》:回龙寨“在兴国县东北方山佛岭。明置巡司,本朝乾隆三十年裁”。

  • 轩辕台

    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在今河北省涿鹿县西南。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即此。

  • 隶恭州

    北宋改斜恭州置,属雅州。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后废。

  • 明河

    ①古沙水 (蒗荡渠) 支津。在今河南郸城县境。《水经· 渠水注》: “沙水又东,积而为陂,谓之阳都陂。明水注之,水上承沙水支津,东出径汝南郡之宜禄县故城北。明水又东北流注于陂。” 故道自今河南淮阳县东

  • 土岭寨

    在今山西广灵县西南。《清一统志·大同府》:土峪寨“在广灵县西二十里。明洪武中筑,周围二百步,高一丈五尺,濠深三丈”。

  • 敖水

    一作滶河。在今湖北钟祥市北。《水经·沔水注》: 敖水 “出新市县东北,又西南径大阳山,西南流径新市县北,又西南而右合枝水,……又西南流注于沔”。《清一统志·安陆府》: 敖水 “在钟祥县北。今名直河。…

  • 铺石河口

    亦作蒲石河口。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南七十里小蒲石河口。民国 《宽甸县志》 图:东南鸭禄江北有蒲石河。同书卷19: 蒲石河口产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