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来山
在今山东莒县西。《续汉书·郡国志》 琅邪国东莞:“有公来山,或曰古浮来。”《水经·沂水注》:“沂水又东径盖县故城南……沂水又东浮来之山,《春秋》经书‘公及莒人盟于浮来’者也,即公来山也。”
古山名。又称浮来山。在今山东省沂源县东南。《续汉书·郡国志》:琅邪国东莞县“有公来山,或曰古浮来”,即此。
在今山东莒县西。《续汉书·郡国志》 琅邪国东莞:“有公来山,或曰古浮来。”《水经·沂水注》:“沂水又东径盖县故城南……沂水又东浮来之山,《春秋》经书‘公及莒人盟于浮来’者也,即公来山也。”
古山名。又称浮来山。在今山东省沂源县东南。《续汉书·郡国志》:琅邪国东莞县“有公来山,或曰古浮来”,即此。
①即今河北大城县西南十八里大广安乡。《清一统志·顺天府四》:广安镇“有堡有集”。②即今安徽广德县南八十里焦村。明置广安巡司。
即今山西和顺县西南寒湖村。《清一统志·辽州》: 寒湖镇 “在和顺县西四十五里”。
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南八角店。《资治通鉴》:唐光启元年(885)十月,“秦宗权败朱全忠于八角”。北宋为镇。《宋史·钦宗纪》:靖康元年(1126)一月,“贬少保、淮南节度使梁师成为彰化军节度副使,行至八角镇
在今四川眉山县东岷江上。《清一统志·眉州》:玉津“在州东四里。宋陆游有诗”。
唐永淳元年 (682) 置,属党州。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次年属平琴州。建中二年 (781)属党州。北宋开宝七年 (974) 废。古县名。唐永淳初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西北。属平琴州,至德二载
即喀拉玛山。今哈萨克斯坦东北境塞米巴拉金斯克东南卡尔巴山。清何秋涛 《朔方备乘》 卷23北徼山脉考: 中国与俄罗斯交界诸山“哈尔满阿林在布里奈阿林西,其南接中国卡伦界”。
北宋置,属昌元县。在今四川荣昌县西北盘龙镇东南昌州镇。《宋史·地理志》 昌元县: “咸平四年,移治罗市。” 天禧中移县治今荣昌县。(1)在江西省奉新县中西部。面积122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
即皖口。今安徽怀宁县东六十里皖水注入长江处。《陈书·高祖纪》: 永定三年 (559) 四月,“遣镇北将军徐度率众城南皖口。…… (六月) 征临川王蒨纣皖口置城栅,以钱道戢守焉”。在今安徽省安庆市西山口
①一作诗。周代国名。妊姓。春秋时为鲁所灭。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春秋》: 襄公十三年 (前560),鲁 “取邿”。即此。现传有 《邿伯鼎》、《邿遣》 等为邿国彝器。 西
北周天和五年(570)置,为汧阳郡治。治所在马牢故城(今陕西千阳县西北四十里)。《寰宇记》卷32汧阳县:“以在汧水之阳为名。”寻废郡,县属陇州。建德四年(575)移治今千阳县西北五里。隋属扶风郡。唐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