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光孝寺

光孝寺

在今广东广州市区中部光孝路。西汉时为南越王赵佗孙赵建德故宅。三国吴时骑都尉虞翻谪居南海,构宅于此,多植萍婆诃子树,名曰虞苑。东晋隆和中,罽宾国(今克什米尔)高僧昙摩耶舍始创为王园寺。唐改为乾明法性寺。宋初改为乾明禅院,高宗绍兴间改为报恩广孝寺,俗称光孝寺。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广东省广州市光孝路。是广东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初为西汉南越王赵建德故宅。三国时,吴国官员虞翻谪徙居此,辟为苑圃,多植苹婆诃子,时人称为虞苑,又称诃林。虞死后,家人施宅作庙宇,命名制止寺。后改名法性寺。自东晋至唐印度僧人到寺传教者颇多,对中国佛教有一定影响。唐仪凤元年(676年),高僧慧能在寺戒坛前菩提树下受戒,开辟佛教南宗,称“禅宗六祖”。以后寺名屡改,至南宋绍兴七年(1137年)改名为“报恩广孝禅寺”,绍兴二十一年再改名“光孝寺”,沿用至今。寺内旧有十二殿、六堂,还有钟楼、鼓楼、睡佛阁、延寿庵、兜率阁、笔授轩、虞翻祠等建筑。现存主体建筑有大雄宝殿、六祖殿、伽蓝殿、天王殿;还有睡佛阁、瘗发塔及东西铁塔、法幢、大悲幢等古迹。建国后补种了诃子树,寺院园林环境优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孝寺大雄宝殿


猜你喜欢

  • 悦水

    即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河。《寰宇记》卷88江安县: “悦州江水从戎州部落悦州流下县界。”

  • 百丈戍

    即今江西龙南县城。《新唐书·地理志》:虔州“有百戍”。《宋史·地理地》 赣州:龙南县“取百丈龙滩之南为义”。《清一统志·赣州府二》:百丈戍“今龙南县治”。即今江西省龙南县。唐属信丰县。五代南唐保大十年

  • 西康省

    简称康。清末拟建西康省。1914年傅嵩林奏请设西康省云:“边地方古康地,其地在西,拟名西康省。”1926年设西康屯政使,1929年改设西康政务委员会, 1939年正式建西康省, 省会在康定县(今四川康

  • 溪南井

    在今四川万县市南。明正德 《夔州府志》卷3: “溪南井、长滩井俱在 (万) 县南百里。水可煮盐。”

  • 芙蓉洲

    在今江西星子县西。《方舆纪要》卷84南康府:芙蓉洲“在城西二里,与玉京山相连”。

  • 天圪力河

    在今河北沽源县南。清光绪《畿辅通志》卷65:天圪力河“源出平安岭洞儿沟,东南流入白河,中产画鱼,小而肥美”。

  • 阿巴哈纳尔部

    亦作阿坝哈纳尔。明、清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弟布格博勒格图(别里古台)后裔所统部落。明后期,其首领诺密特默克图号所部曰阿巴哈纳尔,属漠北喀尔喀,驻牧于克鲁伦河(今蒙古国克鲁伦河)。清康熙初徙牧漠南,归附清

  • 扶乐县

    ①东汉建武十七年(41)置,属淮阳国。治所在今河南太康县西北四十二里扶乐城。章和二年(88)属陈国。西晋废。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属陈州。大业初属淮阳郡。唐贞观元年(627)废。②西晋置,属九真

  • 赵照渠

    在今河北冀州市东。《新唐书·地理志》冀州信都县: “东二里有葛荣坡。贞观十一年 (637),刺史李兴公开,引赵照渠水以注之。”今堙。

  • 乌哈尔里克河

    在今新疆霍城县东,为伊犁河支流。清乾隆格瑧额《伊江汇览·水利》:“伊犁惠远城之北为塔尔奇沟,距城九十里,有水二渠,一出于本沟,一出于乌哈尔里克沟,绿营屯田藉资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