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鲁骨河
即兀鲁灰河。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北乌拉盖郭勒。明于谦《少保于公奏议》卷8所载之兀鲁骨河, 即此。
即兀鲁灰河。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北乌拉盖郭勒。明于谦《少保于公奏议》卷8所载之兀鲁骨河, 即此。
即今广东封开县东南杏花镇。清道光 《封川县志》 卷2 “墟市”: 榃花墟 “乡人士以榃俗字改为杏花墟”。
明初改元桃温万户府治置,在今黑龙江省汤原县西南大有屯固木纳古城。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托温城满赤奚站”。
古县名。又称希水左县。南朝宋元嘉中置,治今湖北省浠水县。属西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改名兰溪县。
明置,在今广西上思县东。
1930年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库尔勒市。1944年升为库尔勒县。1930年由焉耆县所属库尔勒分县改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库尔勒。1944年升县。
元置,即今甘肃天水市东社棠镇。明废。即今甘肃省天水市东社棠。元置,明废。
战国赵地,在今山西安泽县东南。《战国策·齐策二》:“齐、魏亦佐秦伐邯郸,齐取淄鼠,魏取伊是”,即此。汉置陭氏县。古邑名。又作伊氏。战国赵邑。在今山西省安泽县南。《战国策·齐策三》:齐、魏“佐秦伐邯郸,
在今湖北黄州市南长江滨。北宋王禹偁《黄州齐安永兴禅院记》:“齐安,郡名也。永兴,院额也。盖僧耆故老通而呼之,遂以为常耳。唐时旧州在齐安河上。《院录》云:因剌史杜仆射以白云观建为斯院。……其后随郡迁徙,
①在今湖北京山县东。《方舆纪要》卷77京山县:观音岩“在县东二十里。顶有飞泉瀑布,流分四派,溉田数百顷”。②又名空灵滩或空灵岸。在今湖南株洲县南八里。清雍正四年(1726)依岩建观音寺,故而得名。③在
在今浙江安吉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91孝丰县: 松坑口在 “县 (治今孝丰镇) 西五十里。山溪错杂处也,有巡司戍守”。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