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倒马关

倒马关

①又名常山关、鸿上关、鸿山关、鸱塞。在今河北唐县西北 一百十里倒马关乡。倒马关又与居唐、紫荆关合称内三关。《水经·滱水注》: “滱水又东径倒马关,关山险隘,最为深峭势均。诗人高冈之病良马,傅险之困行轩,故关受其名。” 明于此设二城,上城建于洪武初,景泰三年 (1452) 又于其南三里筑下城。并于此设巡司、参将驻守。清改设都司。

②明置,属纳溪县。在今四川纳溪县南上马镇。《方舆纪要》 卷72纳溪县: 倒马关在 “县南百三十里。明初置,路通云南、交趾。因倒马坎为名”。

③明置,在今贵州铜仁市北。《清一统志·铜仁府》: 倒马关 “在府城北。又北有清水塘关,并为守御处”。清严如熤 《苗疆险要考》 14: “倒马关,城北二十余里。山形幽峻,径路崎岖,征骑往来不啻盘蚁封中。”


(1)关名。在河北省唐县西北。因其地山路险峭,马为之倒,故名(《元和郡县志》)。历来为冀、晋间交通要隘。金兴定四年(1220年),蒙古木华黎至满城,使不花将三千骑出倒马关,战败武仙将,武仙以真定降。明洪武初筑上城。景泰三年(1452年),以上城卑狭,于城南三里筑下城。成化以后又相继增修,屹为重镇,与居庸、紫荆合称为内三关。今为河北平原进入山西高原的要口之一。(2)集镇名。在河北省唐县城西北部。倒马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500。处倒马关故城旧址,因名。产小麦、玉米、谷子。保涞公路经此。有杨继业、杨六郎父子忠节庙遗址及倒马关。


猜你喜欢

  • 水城山

    在今云南开远市东一百二十里。《清一统志·临安府》:水城山“在阿迷州东一百二十里。周围渚泽,环抱如城,故名。蛮人多居其址焉”。

  • 蛮干山

    在今云南梁河县东十五里。《明一统志》卷87南甸宣抚司: 蛮干山 “在司东一十五里。土酋恃其险阻,世居其上”。

  • 神仙镇

    即神山镇。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南。《新唐书· 地理志》 北庭大都护府: “南有神山镇。”

  • 鹿鲁站

    又作鹿鲁吉站。元置,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北蜚克图乡附近。元 《析津志》 天下站名: “上京海哥七十 (里) 鹿鲁。” 明改鲁路吉站。

  • 尼布楚

    亦作泥朴处、尼布潮、尼布抽、尼布绰、你不楮。即今俄罗斯赤塔州东涅尔琴斯克。清《平定罗刹方略》卷4:索额图奏言:“尼布楚系我茂明安部游牧之所。”17世纪40年代被沙皇俄国侵占后,建筑城堡,作为东侵雅克萨

  • 涪县

    西汉高帝六年 (前201) 置,属广汉郡。治所在今四川绵阳市涪江东岸。《寰宇记》 卷83绵州:涪县以 “涪水之所经” 而名。元初二年 (115) 曾为广汉郡治。三国蜀汉改属梓潼郡。《三国志·蜀书 ·法

  • 紫阁峰

    在今陕西户县东南三十里。宋张礼 《游城南记》: “圭峰紫阁在 (终南山) 祠之西,圭峰下有草堂寺。唐僧宗密所居,因号圭峰禅师。紫阁之阴即渼陂。” 杜甫诗 “紫阁峰阴入渼陂” 指此。

  • 石鱼河

    即今湖北随州市南涢水上源石牛河。《舆地纪胜》卷83随州:石鱼河“在州南洪山界”。《方舆纪要》卷77随州“浪水”条下:石鱼河“在州城南五十里。亦出大洪山”。

  • 鬲津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分乐陵县置,属棣州。治所在今山东乐陵市西北。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分饶安县复置,属沧州。贞观六年 (627)省入乐陵县。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0年由南皮

  • 敬陵

    ①汉章帝刘炟陵。在今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后汉书·和帝纪》: 章和二年 (88),“葬孝章皇帝于敬陵”。同书 《礼仪志》 注引 《帝王世纪》 曰:“在雒阳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 东南,去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