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保康镇

保康镇

原名牙莫台。又作衙门台 (蒙古语意为坟墓)。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旗驻地保康镇。1939年改名保康。1956年科尔沁左翼中旗迁治于此。


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东部。旗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50平方千米。人口4.9万。蒙古族占35%。镇人民政府驻保康,人口3.5万。清道光年间包温德台吉在此居住,后成村落,以其家祖坟茔地取名牙莫台。因此地经常发生疫病,为求平安,于1939年改名保康。1949年属第六区。1956年设保康乡,旗治由舍伯图。1958年改公社,1968年置镇。产稻、玉米、小麦、蔬菜等。有酿酒、印刷、棉织、制鞋等厂。平齐铁路、通保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塔拉噶尔河

    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北。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塔尔噶尔水发源,东北流百六十余里有伊西克图水由南来汇,同北流百三十里入伊犁河。”

  • 海州卫

    明洪武九年 (1376) 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今辽宁海城市。清顺治十年 (1653) 改为海城县。明洪武九年(1376年)置,治海州故城(今辽宁海城市)。属辽东都司。后废。

  • 溵水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析汝阳县置,属陈州。治所即今河南商水县。《寰宇记》 卷10: “以县界溵水为名。” 大业初属淮阳郡。唐属陈州。北宋建隆元年 (960) 改为商水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

  • 圣姆泉

    亦作圣姥泉。在今四川奉节县东长江瞿唐峡内。南宋陆游《入蜀记》:“发大溪口入瞿唐峡。……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 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可怪也。”《清一统志·夔州府一》:圣姆泉“在奉节县东”。

  • 桓公沟

    在今山东西南部。东晋太和四年 (369)桓温北伐时所开。据 《水经·济水注》 载: 桓公沟是疏导薛训渚 (在今嘉祥县治萌山下) 分南北流,北流一支注入巨野泽,南流一支注入黄水,黄水原自巨野泽流出注入菏

  • 扶余府

    唐渤海国置,治所在扶州(今吉林四平市西一面城)。辖境相当今吉林四平、辽源以北伊通河流域及辽宁昌图、西丰等县地。辽太祖时改置扶州。渤海国以扶余故地置,治扶州(今吉林四平市西一面城;一说在今农安县,或说在

  • 洋泉

    在今湖南宁乡县西三里。《方舆纪要》 卷80宁乡县: 洋泉 “有三派分流,溉田三百余亩”。

  • 普安

    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西北普安镇。清康熙二十一年 (1682) 置普安土千总。

  • 会无县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属越嶲郡。治所即今四川会理县。西晋为越嶲郡治。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会无县“特产好犀牛,东山出青碧”。南朝宋属越嶲郡。南齐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四川省会理县西。属越

  • 榆关

    ①战国楚边境地,在今河南开封市西。一说在今汝州市东南。又说在今中牟县南。《史记· 六国年表》: 楚悼王三年 (前399),“归榆关于郑”。《楚世家》: 悼王十 一年 (前391),“三晋伐楚,败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