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场
即今江苏海门市东北四十六里余东镇。产海盐。清时设盐课大使于此。民国时以余东、余西两场并为余中场。
即今江苏海门市东北四十六里余东镇。产海盐。清时设盐课大使于此。民国时以余东、余西两场并为余中场。
西魏置,属淯阳郡。治所在今陕西旬阳县东汉江南岸。北周保定三年 (563) 移治今旬阳县东北蜀河镇,属甲郡。唐属金州。天宝元年 (742) 改名淯阳县。古县名。西魏置,治今陕西省旬阳县东汉水南岸。属淯阳
夏、周国名。在今河南温县西南三十里。《国语·郑语》: “己姓昆吾、苏、顾、温、董……则夏灭之矣。” 《左传》: 成公十一年 (前580),“苏忿生以温为司寇”。按苏忿生为武王时司寇,可见武王时苏子己居
唐贞观二十三年 (649) 置,属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五十里广福镇 (旧名铜山寺)。《新唐书· 地理志》 梓州铜山县: “南可象山,西北私镕山,皆产铜,贞观二十三年置铸钱官。”上元三年 (67
即今安徽枞阳县治。《方舆纪要》 卷26桐城县: 枞阳城,“ 《城邑考》: 宋末桐城县移治枞阳镇,后又徙池之李阳河。元始还旧治。今仍为枞阳镇。明初置税课局于此”。清末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陈玉成曾在此举行
在今云南丘北县西南。旧有外委戍守。
①西晋置,不久废。北魏孝昌四年(528)复置,属光州。东魏时治所在黄县中郎城(今山东龙口市黄城东)。辖境相当今山东龙口、栖霞、海阳以东地区。北齐天保七年(556)废。②唐天宝元年(742)改登州置,属
又名补陀洛迦山。即今浙江舟山市东普陀山。《舆地纪胜》 卷11庆元府: 梅岭山 “在昌国县。四面环海,高丽、日本、新罗、渤海诸国,皆由此取道,守候风信”。《清一统志 ·宁波府》: 补陀洛迦山 “在定海县
即古浪宗。今西藏朗县西古如朗杰。
即今四川渠县东南卷硐乡。清同治《渠县志》 卷4: 卷硐场 “县东四十里,即卷硐门,当巴夔之冲衢”。
即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吉溪。《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南平县:吉溪在“府东南四十里。源出建宁府建安县界之蓼溪,南流入境,入剑溪曰吉溪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