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墓
在今河南偃师市首阳山火车站东北。相传这里是商末、周初伯夷、叔齐隐居之地。在今郭坟村南大路旁保存一通高1.70米、宽0.65米的石碑,中间刻“古贤人伯夷叔齐墓道”九字,右边刻“正北至首阳山墓冢二千八百八十八步”十六字,左边刻“乾隆十五年五月下浣立”十字,碑阴刻《夷齐隐首阳山辨》一篇,长约四百余言。山上有两个小荒丘,相传即伯夷叔齐墓。
在今河南偃师市首阳山火车站东北。相传这里是商末、周初伯夷、叔齐隐居之地。在今郭坟村南大路旁保存一通高1.70米、宽0.65米的石碑,中间刻“古贤人伯夷叔齐墓道”九字,右边刻“正北至首阳山墓冢二千八百八十八步”十六字,左边刻“乾隆十五年五月下浣立”十字,碑阴刻《夷齐隐首阳山辨》一篇,长约四百余言。山上有两个小荒丘,相传即伯夷叔齐墓。
①在今广东广宁县东南十里。《清一统志·肇庆府》:扶溪水“源出清远县罗山冈,西流数十里,受梅峒、蔡峒诸水。又数十里,扶留诸水从县西北来,至县南注之。又数十里,至扶溪巡司入绥江”。②在今广东仁化县东北扶溪
1912年改赤溪厅置,后属广东粤海道。治所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赤溪镇。1920年直属广东省。1953年撤销,并入台山县。旧县名。1912年由赤溪直隶厅改置,治赤溪(今广东台山市东南赤溪镇)。1953年撤
1913年由边北道改置,属四川省。治昌都县(今西藏昌都县)。辖境约当今西藏巴青、索县、比如、嘉黎、工布江达、林芝、墨脱以东(芒康县南盐井镇除外), 四川石渠、德格、白玉、德荣以西(巴塘县除外)地区。1
即今安徽肥西县西北雷麻乡。清光绪《续修庐州府志》 卷 3: 雷麻店 “ (距城) 六十里”。
北宋置,属积石军。在今青海贵德县东黄河南岸。《宋史·地理志》 积石军: 顺通堡 “东至临松堡一十二里,西至本军一十八里,南至临松堡二十五里,北至怀和砦界一十二里”。在今青海省贵德县东北。唐末地入吐蕃。
在今广西鹿寨县西北平山镇。清光绪间,置中渡厅于平乐镇,移平乐镇巡司驻此。
元置,属播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遵义县西南乌江镇。后废。
在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西。《方舆纪要》卷92黄岩县: 将旗岭 “在县西四十里。旧为屯营处”。
北宋置,属聊城县。即今山东聊城市东南四十里王官庄。古镇名。金置,在今山东省聊城市东南。《金史·地理志》:博州聊城县有王馆、武水二镇,即此。
唐置,治所在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西部,新现河西侧古道上的䒵枝地。辖境约当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西南部地。后废。唐置,治今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西北。属安南都护府。辖境约当今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