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兴镇
即今河南三门峡市会兴镇。清及民国时,为山西潞盐(晋盐)分销河南各县的运输中枢。
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区北部。面积31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会兴街,人口 4030。因集会多,生意兴隆,故名。原为陕县会兴镇区。1956年划归三门峡工区。1957年称会兴中心乡,属三门峡市。1958年更名高峰公社,先后属郊区公社、湖滨公社、陕州公社和郊区人委管辖。1961年改称会兴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有塑料、电力机械、铸钢等厂。会三铁路经此。
即今河南三门峡市会兴镇。清及民国时,为山西潞盐(晋盐)分销河南各县的运输中枢。
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区北部。面积31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会兴街,人口 4030。因集会多,生意兴隆,故名。原为陕县会兴镇区。1956年划归三门峡工区。1957年称会兴中心乡,属三门峡市。1958年更名高峰公社,先后属郊区公社、湖滨公社、陕州公社和郊区人委管辖。1961年改称会兴公社,1984年改乡,1995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有塑料、电力机械、铸钢等厂。会三铁路经此。
又作瑚裕尔河、呼裕尔河。即今黑龙江省富裕县东南乌裕尔河。源出小兴安岭西麓,流经北安、克山、依安、富裕等市县,至齐齐哈尔市以南变成大片沼泽地。清屠寄 《黑龙江舆图说·齐齐哈尔城》: “瑚裕尔河亦作乌羽尔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荔浦县 (今广西荔浦县西)。辖境相当今广西蒙山、荔浦等县地。贞观十二年 (638) 废。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荔浦县(今广西荔浦县西荔水北)。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
唐置,属雅州卢山郡。在今四川芦山县西。《新唐书·地理志》: 雅州有晏山城。
又名良余山、李陵山。俗称连枷山、蓝家山。在今安徽肥西县西。《水经·肥水注》: “肥水出良余山,俗谓之莲枷山。” 杨守敬认为良余山即紫蓬山,亦即 《寰宇记》 所称蓝家山。《方舆胜览》 卷48庐州: 紫蓬
①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太平。《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清江县:太平市“在府(今临江镇)西南三十里。元时有巡司,明初革”。②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南太平镇。明、清置回岐巡司于此。
即今广西平乐县东南二十五里长滩乡。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平乐县图:东南有长滩塘。
亦曰清口。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南。即古泗水入淮之口。《晋书·明帝纪》: 东晋太宁二年 (324)“石勒将石季龙寇兖州,刺史刘遐自彭城退保泗口”。即此。古泗水入淮之口,又名清口。在今江苏省淮安市西,当淮北通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 (981) 析晋江县北乡地置,属泉州。治所在今福建惠安县东北龙窟岭下。后徙螺山之阳,即今治。元属泉州路。明、清属泉州府。1913年属福建南路道。1914年属厦门道。1928年直属福建
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废贵州、贵前二卫改置,与新贵县同为贵阳府治 (后省新贵入贵筑)。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1913年移治息烽城,改名息烽县。1930年复改贵阳县为贵筑县,迁治花溪。1957年并
①亦名文谷水、文峪河。汾水支流。源出今山西交城县西北孝文山,南流至文水县东南入汾水。《水经·文水》:“文水出大陵县西山文谷,东到其县,屈南到平陶县东北,东入于汾。”②即今陕西城固县西北文川河。《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