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伊阳县

伊阳县

①唐先天元年(712)析陆浑县置,属洛州。治所在今河南嵩县西南四十八里旧县镇。南宋绍兴初为顺州治,金天德三年(1151)移治今嵩县,为嵩州治。蒙古至元三年(1266)废。

②明成化十二年(1476)析汝州、鲁山、嵩县置,属汝州。治所即今河南汝阳县。民国初属河南河洛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59年改为汝阳县。


(1)古县名。唐先天二年(713年)置,治今河南省嵩县西南旧县镇。属河南府。金为嵩州治。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废。(2)古旧县名。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析汝州及嵩县、鲁山二县地置,治今河南省汝阳县。属汝州。清代因袭不改。1959年改名汝阳县。


猜你喜欢

  • 鸦关

    又名老鸦关。明置,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北。《清一统志·贵阳府》: 鸦关 “在府城东北五里,鸦关山下。关西为杨柳铺,四川驿道所经”。

  • 坝底土司

    明置,属石泉县。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坝底羌族藏族乡。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废。

  • 黄墩湖

    ①在今江苏宿迁市西北黄墩乡东。《方舆纪要》 卷22宿迁县: 落马湖在 “县西北四十里。又西即黄墩湖”。②又名蛟潭、蛟滩,为新安江深潭险滩之一。在今安徽黄山市屯溪区东十五里篁墩乡。《舆地纪胜》卷20徽州

  • 牛头朝那山

    在今内蒙古固阳县东。《资治通鉴》:唐景龙二年(708)三月,“朔方道大总管张仁愿筑三受降城于河上……拓地三百余里。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候千八百所,以左玉钤卫将军论弓仁为朔方军前烽游奕使,戍诺真水为逻卫

  • 北神镇

    北宋属山阳县,在今江苏淮安市北五里。古镇名。又名北辰镇。在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北部。

  • 义桥镇

    1934年合义南、义北二镇置,即今浙江萧山市西南二十六里义桥镇。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南部,西邻富阳市。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义桥,人口 3500。以境内义桥得名。1930年置义

  • 榕江县

    1913年改古州厅置,属贵州镇远道。治所即今贵州榕江县。1923年直属贵州省。据林溥 《古州杂记》 (载 《黔南丛书》 第5集第2册):“古州榕树最多,大者数围,荫蔽百亩。厅治南门外有五榕山一座,遍山

  • 堽城坝

    即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三十五里堽城镇。为汉刚县故城。后讹刚为堽。汶水自此分流。蒙古宪宗七年 (1257) 于堽城筑土坝斗门,遏汶水南流入洸,至任城 (今济宁市) 合泗水,以济运。明洪武间黄河决口,运河被淤

  • 玉笥山

    ①即宛委山。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水经·渐江水注》:“(山阴)南又有玉笥、竹林、云门、天柱精舍,并疏山创基。”《史记·太史公自序》:“上会稽探禹穴。”《正义》引《括地志》:“石箐山一名玉笥山,又名宛委

  • 南广郡

    三国蜀汉延熙中置,属益州。治所在南广县(今四川筠连县西南)。后省。东晋李汉成汉时复置,领四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筠连、珙县、兴文及云南盐津、彝良等县地。南朝宋属宁州。梁以后废。三国蜀延熙年间置,治南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