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巴丹站
一作一把旦站。清置,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东北二十五里伊丹镇。《清一统志·吉林二》 “尼什哈站”条下:“苏斡延站即双杨站,又西南六十里至伊巴丹站,即驿马站。”
一作一把旦站。清置,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东北二十五里伊丹镇。《清一统志·吉林二》 “尼什哈站”条下:“苏斡延站即双杨站,又西南六十里至伊巴丹站,即驿马站。”
①春秋滑国都。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府店镇北二里。《左传· 成公十三年》: “殄灭我费滑。” 杜注: “滑国都于费,今缑氏县。”②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鱼台县西南 (鱼城西南)。《左传》: 隐公元年 (前7
亦作子午山。在今陕西中部县西。《清一统志·鄜州》:子午岭“在中部县西北二百里,接甘肃庆阳府合水县界。沮水出此”。在陕西省和甘肃省最东部交界地带,处于北洛河和泾河支流环江—马连河间。因主脊大体为南北走向
即今河南宁陵县西二十里阳驿乡。清光绪《归德府志》卷首《宁陵县境图》:西有阳驿铺。集镇名。在河南省宁陵县西部。阳驿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4900。昔有东西大道,设有驿铺,坐北向南,故名。有修配、砖瓦、木
在今贵州遵义市西。《明史·童元镇传》: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播州杨氏,镇雄兵王嘉猷“扬声捣大水田,而潜以一军拔大夫关,直抵马坎”,即此。在今贵州省遵义县西。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州土司杨
十六国前秦苻坚甘露二年 (360) 置,属京兆郡。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北侧。后废。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南新丰县复置渭南县,属渭南郡。治所在今渭南市东南四里。北周属京兆府。隋开皇十四年 (594)
唐天宝元年 (742) 改永兴县置,属会稽郡。治所即今浙江萧山市。《元和志》 卷26萧山县:“以县西一里萧山为名。” 乾元元年 (758) 属越州。南宋属绍兴府。元属绍兴路。明、清时复属绍兴府。民国初
古九河之一。在今河北东光、山东德州市以北。《尚书· 禹贡》 疏: “简,大也。河水深而大,……在东光之南,鬲县之北。” 清蒋廷锡 《尚书地理今释》: “河间府南皮县城外有简河、絜河,二河相去最近。”
古印度别称。《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国一名身毒,在月氏之东南数千里。”以后《晋书》、《魏书》、《新唐书》、《宋史》均沿称“天竺”。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2:“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
北宋置,属富顺监。在今四川富顺县东。《元丰九域志》 卷7: 罗井在 “监东八十里”。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北之万丹山。《金史·地理上》 上京路:“其山有长白、青岭、马纪岭、完都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