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代郡

代郡

①战国赵置,秦、西汉治所在代县(今河北蔚县西南)。《史记·匈奴列传》: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 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北怀安、蔚县以西,山西阳高、浑源以东的内、外长城间地,及长城外的东洋河流域。东汉移治高柳县(今阳高县西南)。西晋末废。

②北魏太和十七年(493)改万年尹置,属恒州。治所在平城县(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八里古城村)。辖境相当今山西大同市及左云县等地。孝昌中废。

③东魏天平二年(535)侨置,寄治肆州秀容郡城(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北齐废。


(1)战国赵武灵王置,因故代国地,故名。秦、西汉治代县(今河北蔚县东北代王城)。西汉时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阳高、浑源县以东,河北省怀安、涞源县以西的内外长城间地及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等地。东汉徙治高柳县(今山西阳高县),三国魏又徙治回代县,北部辖境内缩。十六国后燕建兴三年(388年)省。(2)北魏置,治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北)。辖境约当今山西省外长城以南的大同、左云等市县地。孝昌中废。孝文帝迁洛以前为京都所在。又历为司州、恒州治所。(3)隋大业初改朔州置,治善阳县(今山西朔州市)。天宝元年(742年)改马邑郡。


猜你喜欢

  • 上元县

    唐上元二年(761)改江宁县置,属润州。治所即今江苏南京市。以年号为名。光启三年(887)为升州治。五代吴天祐十四年(917)又分上元县地置江宁县。自此与江宁县同城而治,同为升州治。武义二年(920)

  • 黄水口上下落骨

    元置,属四十六囤蛮夷千户所。在今四川高县西北筠连河注入南广河处。

  • 双溪寨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方舆纪要》卷97崇安县:双溪寨在“县西北四十五里。即双溪水口也。其南十余里为四渡寨,旧尝设兵戍守”。

  • 靖湖厅

    清光绪三十年 (1904) 置,属苏州府。治所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洞庭西山之后堡。宣统三年 (1911) 并入太湖厅。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分太湖厅置,治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洞庭西山后堡。191

  • 河洑关

    即今湖南常德市西三十里河洑山东麓河洑镇。明嘉靖 《常德府志》 有河洑市。

  • 西洋江

    ①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南,为右江上源。《清史稿·地理志》 泗城府西林县:“右江有二源:南源曰西洋江,北源曰清水河。西洋江自云南宝宁流入县南,东北流,与北源会。”②在今云南广南、富宁两县,流入广西境。《明一

  • 砀山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安阳县置,属宋州。治所在今安徽砀山县东里许旧城基。大业初属梁郡。唐属宋州。光化间曾为辉州治。五代唐属单州。金移治保安镇 (今永城县东北)。元属济宁路,至元中复还旧治。明属徐

  • 西郢州

    北魏孝明帝时置,治所在比阳县(今河南泌阳县)。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为鸿州。北魏置,治比阳县(今河南泌阳县)。西魏改名鸿州。

  • 淅川县

    ①北魏置,属淅川郡。治所在马蹬城 (今河南淅川县南丹江口水库中)。北周废。唐初复置,属淅州。贞观八年 (634) 废。五代梁复置,属邓州。元初废。明成化六年 (1470) 复置,属邓州。徙治今淅川县西

  • 辟 (闢) 望村

    即今广东澄海市。《明史·地理志》 澄海县: “本海阳县之辟望巡检司。嘉靖四十二年正月改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