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济桥
在今江西高安县城东,跨锦江西岸。《方舆纪要》卷84瑞州府高安县:仁济桥“在府治东。旧有浮桥,宋淳熙十二年,改建石桥于两岸。作石堤以摄悍流,垒八墩于深渊,以酾水势。墩之上架木为梁,甃以石版。梁之上覆以厦屋六十余间,往来者便之。后修废不一,元季毁于兵燹。明弘治九年,因旧址复建,长数十丈,屹为津要”。《清一统志·瑞州府》:仁济桥“在府治东。宋淳祐中建,名惠政。元大德中重修,改名。赵孟頫记,本朝康熙六年重建”。
在今江西高安县城东,跨锦江西岸。《方舆纪要》卷84瑞州府高安县:仁济桥“在府治东。旧有浮桥,宋淳熙十二年,改建石桥于两岸。作石堤以摄悍流,垒八墩于深渊,以酾水势。墩之上架木为梁,甃以石版。梁之上覆以厦屋六十余间,往来者便之。后修废不一,元季毁于兵燹。明弘治九年,因旧址复建,长数十丈,屹为津要”。《清一统志·瑞州府》:仁济桥“在府治东。宋淳祐中建,名惠政。元大德中重修,改名。赵孟頫记,本朝康熙六年重建”。
即东石乳州。在今四川宝兴县境。
一作大兴安岭,今作外兴安岭。位于东西伯利亚勒拿河流域和黑龙江流域之间。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以石大兴安岭和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作为中俄东段边界。咸丰八年(1858)沙俄强
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地名巴团。《方舆纪要》 卷122施秉县: 响泉 “在县治内。泉声触石如雷,冬夏不涸,灌溉甚广”。
明洪武十七年(1384)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明一统志》卷67成都府:成都后卫“在府治东三里”。后废。明洪武中置,治今四川省成都市。清初废。
一作阙林山。在今湖北谷城县北四县。《续汉书·郡国志》 筑阳侯国注引《荆州记》曰:“县北四里有开林山。”
在今江西星子县西三十五里庐山康王谷中。陆游《入蜀记》卷4:谷帘水“甘腴清冷,具备众美……非惠山所及”。《明一统志》卷52南康府:谷帘泉“其水如帘,布岩而下者三十余派。唐陆羽《茶经》品其水为天下第一”。
明永乐二年 (1404) 升凭祥镇置,属思明州。治所即今广西凭祥市。成化十八年(1482) 升为凭祥州。1912年又改凭祥厅为凭祥县,属广西镇南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2年并入睦南县 (后改宁
即今河北沙河市西六十里册井乡。清乾隆《沙河县志》建置志:市集有册井。
即淅水。今河南卢氏、西峡、淅川县境之老灌河。《水经·丹水注》: “析水出析县西北宏农卢氏县大蒿山,南流径修阳县故城北,……南流入丹水县,注于丹水,故丹水会均,有析口之称。” 《元和志》 卷21邓州内乡
即今甘肃武威市西七十里西营。《清一统志·凉州府二》:西把截堡“城周一里,其西隘口有三,今设守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