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城县
北周武成元年 (559) 改白水县置,为邵郡治。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五十七里古城镇。隋开皇初属邵州,大业三年 (607) 改为垣县。义宁元年 (617) 另置亳城县,属绛郡。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四十五里上亳城村。唐武德元年 (618) 属邵州,五年 (622) 废。
古县名。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改白水县置,治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古城镇。属邵郡。隋初改属邵州,大业初改为垣县。义宁元年(617年)另置亳城县,治今垣曲县上亳村。属邵原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属邵州,五年省。
北周武成元年 (559) 改白水县置,为邵郡治。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五十七里古城镇。隋开皇初属邵州,大业三年 (607) 改为垣县。义宁元年 (617) 另置亳城县,属绛郡。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四十五里上亳城村。唐武德元年 (618) 属邵州,五年 (622) 废。
古县名。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年)改白水县置,治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古城镇。属邵郡。隋初改属邵州,大业初改为垣县。义宁元年(617年)另置亳城县,治今垣曲县上亳村。属邵原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属邵州,五年省。
又名厥城。即今安徽萧县东南三十一里永堌镇。《梁书· 兰钦传》: 大通元年 (527),兰钦攻北魏萧城,“仍攻厥固、张龙、子城,未拔”。即此。
即马跑泉。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方舆纪要》卷111思明府:太子泉“在府治(今明江镇)西。《志》云:元镇南王讨占城, 师还思明,士卒饮明江水而病,祷于神, 马跑泉涌,味甘美,汲之不渴,因甃为井,亦名
在今湖北安陆市西。清王定安 《湘军记》卷16平捻篇: 同治五年 (1866),“张树栅击东捻于德安之新家闸,败绩,死之”。在今湖北省安陆市西。清同治五年(1866年),捻军任柱、赖文光部屯此,淮军张树
又作大真国、东夏国。金贞祐二年(1215)蒲鲜万奴据辽东自立,都咸平(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国号大真。次年,降于蒙古,同年复叛。改国名东夏。旋移都南京(今吉林延吉市东城子山古城)。辖境约当今吉林大
一名江东。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 以西为右,故江东又名江左。魏禧《日录杂说》:“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 江东在左,江西在右耳。”其地本指今芜湖市、南京市间长江河段以东地区。因东晋及南朝
一名时曲。在今河南漯河市沙河与澧河会流处下游一带。《旧唐书·宪宗纪》: 元和十年 (815),“李光彦大破贼党于洄曲”。《资治通鉴》: 唐元和十二年 (817),“吴元济闻郾城不守,甚惧。时董重质将骡
元置,属顺元路军民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大方县。后废。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置,治今贵州省大方县。属顺元安抚司。后废。
在今湖北鄂城市西北长江南岸。《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宝元年(550),“徐文盛军贝矶,任约帅水军逆战, 文盛大破之”, 即此。《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贝矶北,庾仲雍谓之沛岸矣”。
即今湖北秭归县(剪刀峪)西北沙镇溪镇。明嘉靖《归州志》卷1:“沙镇溪镇, 州西十里。”
一作清溪镇。北宋置,属贵池县。即今安徽贵池市南清溪乡。《清一统志·池州府二》: 上清溪镇 “在贵池县南十里。又下清溪镇,在府东北五里,旧设河泊所,明嘉靖中裁”。(1)在江西省铅山县东北部。面积21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