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南路
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分京西路南部地置,治所在襄阳府 (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及河南伏牛山以南,四川大巴山与湖北荆山以北,陕西子午河以东,河南桐柏及湖北随州、京山以西地区。南宋时有所缩小。元废。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分京西路南部置,治襄阳府(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约相当今陕西省子午河以东,秦岭及河南省扶牛山以南,大巴山与湖北省荆山以北,河南省桐柏及湖北省随州、京山等市县以西地一带。南宋时辖境略有缩小。元废。
北宋熙宁五年 (1072) 分京西路南部地置,治所在襄阳府 (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及河南伏牛山以南,四川大巴山与湖北荆山以北,陕西子午河以东,河南桐柏及湖北随州、京山以西地区。南宋时有所缩小。元废。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分京西路南部置,治襄阳府(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约相当今陕西省子午河以东,秦岭及河南省扶牛山以南,大巴山与湖北省荆山以北,河南省桐柏及湖北省随州、京山等市县以西地一带。南宋时辖境略有缩小。元废。
即今河北定兴县西南易上乡。明万历 《保定府志》 卷2定兴县图: 西南有易上乡。
1945年于西宁县置,为青海省会。治所即今青海西宁市。在青海省东北部湟水谷地。人民政府驻地。面积 7597.30 平方千米(市辖区342平方千米)。人口180.9万(市辖区78.8万)。辖城东、城中、
又作耳罗山。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15蒙自县:耳罗山“每风雨雷电自山峰中起,年必大丰,土人以为验。东有仙人洞,四面石壁悬注,如钟鼓然”。
原名窑窑。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为徽、杭古道上重要关隘,有江南第一关之称。《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 遥遥岩在 “县东八十里。巑屼陡绝,有大石门。宋宝祐中,辟为磴道,凡五里余,由此东达临安。元大德中,复
①或译作布路叽士。即今葡萄牙。清谢清高《海录》:“大西洋国即葡萄牙,又名布路几士。”《明史·外国传》 译作葡都丽家或波而都瓦尔。②指今阿拉伯半岛一带国家。《海语》卷中:“酴醿,海国所产为盛。出大西洋国
在今浙江杭州市南白塔岭下钱塘江滨。原名樟亭驿,为观潮胜地。宋 《淳祐临安志》 卷7引《舆地志》: “樟亭驿在钱塘县旧治之南五里,今为浙江亭。” 吴自牧 《梦粱录》 卷10馆驿: 樟亭驿 “即浙江亭也,
①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开山洞置,属福州。治所在今福建古田县东北古田溪水库中。宋梁克家《三山志》云:“唐开元二十八年,洞豪刘疆等三人,以土地人民归于都督李亚邱,乃遣杨参军招致林镕等千余户,咸曰祖父咸
即康狼山。在今甘肃临洮县北。《元和志》 卷39五泉县: “康狼山,亦名热薄汗山,在县南一百四十里。西秦乞伏乾归太子炽磐,招结诸部二万七千,筑城于康狼山以据之,即此山也。”
即滁河入长江之口。在今江苏六合县东南。《宋史·高宗纪》: 南宋建炎四年 (1130) 十一月,“金人犯滁口”。
旧称喀木为前藏,卫为中藏,藏为后藏。后习称拉萨以东为前藏,以西为后藏。藏语卫是中间、中央之意。清乾隆《卫藏通志》卷3:“前藏居诸之中,亦称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