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井谷关

井谷关

即今山西襄垣县东南井关。《新唐书·地理志》:襄垣县东有井谷故关。《元和志》卷15襄垣县:井谷关“在县东南四十里。置在天井谷内,深邃似井,因以为名。魏武初迁邺,于此置关,周建德六年废”。


在今山西省襄垣县东南。东汉建安末置。因在天井谷内,深邃似井,故名。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废。


猜你喜欢

  • 杨岭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南。《方舆纪要》卷90於潜县:杨岭“在县(今于潜镇)西南二十五里,路通昌化”。

  • 率芒溪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枋寮乡南士文溪。连横 《台湾通史·疆城志》 凤山县: “率芒溪为凤(山)、恒 (春) 之界。” 《清史稿·地理志》 台南府恒春县: “率芒溪出恒春县北武吉山,合一水,西流入于海。”

  • 淮泗道

    1914年6月由凤颍六泗道改置,属安徽省。治凤阳县 (今安徽凤阳县)。辖境约当今安徽霍丘、寿县、长丰、定远、明光、天长以北地区 (萧县、砀山除外) 及金寨、六安、霍山和湖北英山,江苏盱眙、泗洪等县地。

  • 钳川郡

    西魏废帝二年 (553) 置,属邓州。治所在钳川县 (今四川南坪县西北一百三十里)。《元和志》 卷22钳川县: “因山为名。” 隋废。

  • 安西

    ①唐方镇名。景云元年(710)以安西都护兼四镇经略大使,开元六年(718)始称四镇节度使。其后以治安西都护府(治今新疆库车),节度使例兼安西都护,故亦称安西或安西四镇,统辖龟兹、于阗、疏勒、焉耆四镇。

  • 杨子山

    亦作羊子山。在今湖北房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房县“白��山”条下:“杨子山在县北百里,亦峻险。”《清一统志·郧阳府》:杨子山“在房县西南(北)一百二十里。筑水所出”。

  • 亳城

    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南亳城乡。《方舆纪要》卷16内黄县 “戏阳城” 条下: “ 《志》 云,县西南二十五里又有亳城。城东有殷中宗陵。今为亳城集。”

  • 坶野

    即牧野。在今河南淇县西南、卫辉市 (旧汲县) 东北。《水经·清水注》: 仓水 “俗谓之雹水,东南历坶野。自朝歌以南,南暨清水,土地平衍,据皋跨泽,悉姆野矣”。又引 《竹书纪年》 曰: “周武王率西夷诸

  • 千字坟

    在今四川三台县南郪江镇。民国《三台县志》卷1:千字坟在“城南,距城一百二十里。乾隆十七年兴场。通中江小路”。北有汉代墓葬群。

  • 暗木河

    亦作阿木河、阿梅河、阿母没辇。即今中亚之阿姆河。《元史·郭宝玉传》: 甲戌年 (1214)讨西辽遗族,“进兵下挦思干城,次暗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