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龙山

五龙山

①在今山西长治县东北。《寰宇记》卷45上党县:“五龙山在县(今长治市)东南二十里。《十六国春秋》云,上党五龙山,慕容永时有五龙见于此山上,因置五龙祠以祭五方神。”故名。

②在今浙江嵊县西北。《清一统志·绍兴府一》:五龙山“在嵊县西北四十里。岩壑奇胜……产茶”。

③在今福建泰宁县北。《方舆纪要》卷98泰宁县:“五龙山在县北十五里,连邵武县之道峰山。”

④在今山东莱阳市南二十里。《寰宇记》卷20莱阳县:五龙山“有水五道于山下合流,穿入于南海,俗以五龙为名”。

⑤在今湖北阳新县西北八十里。《隋书·地理志》:永兴县“有五龙山”。《舆地纪胜》卷33兴国军:五龙山“《晏公类要》云:山有五岭,状如龙”。

⑥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南。《寰宇记》卷147远安县:五龙山“《郡国志》云:山有五峰若龙状,因以名之”。《清一统志·宜昌府》:五龙山“在东湖县西南十五里大江之西。五峰连峙,蜿蜒如龙”。

⑦在今贵州黎平县。《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五龙山“在府城中。高不逾数仞,广十余里, 山势盘纡,连绵相属。有二涧夹之, 皆西北流。中央曰黄龙山,府治其上。南曰赤龙山,北曰元龙山,皆以方名。府城南北跨二山之巅,其旁二山仅培��耳”。

⑧在今云南晋宁县(昆阳镇)东北晋城镇南。《方舆纪要》卷114晋宁州:五龙山“在州(治今晋城镇)南五里。上有五龙泉,一名小石屏山”。

⑨在今陕西横山县东。《清史稿·地理志》榆林府怀远县:东有“五龙山”。即此。

⑩在今陕西延安市北十里。《汉书·郊祀志》:宣帝神爵元年(61),“立五龙山仙人祠”于肤施。即此。

(11)在今陕西府谷县东一里。《方舆纪要》卷57府谷县:五龙山“有五峰突起,如伏虎然。一名五虎山”。


(1)古山名。在今山东省莱阳市东南。《太平寰宇记》:五龙山,“有水五道于山下合流穿入南海,俗以五龙为名”,即此。 (2)即“雾灵山”。


猜你喜欢

  • 六安卫

    明洪武初置,属直隶。治所在六安州(今安徽六安市)。后废。

  • 灵泉山

    ①在今河南襄城县西南五里。《清一统志·许州》:灵泉山“又名龟山。有二井,冬夏不竭”。②即今湖北武汉市江夏区城东六十里龙泉山。《明一统志》卷59武昌府:灵泉山“在府城东六十里。山有泉,旱祷有应。因名”。

  • 延寿寺

    在北宋燕山府城内(今北京城西南隅)。《续资治通鉴》:南宋建炎元年(1127),宋徽宗“次燕山府,馆于延寿寺”。即此。在北宋燕山府城内(今北京城西南隅)。金天会五年(1127年)劫宋徽宗至燕山府,“馆于

  • 越王山堰

    在今浙江绍兴县北。《新唐书·地理志》 越州山阴县: “北三十里有越王山堰,贞元元年观察使皇甫政凿山以畜泄水利。”

  • 会无县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属越嶲郡。治所即今四川会理县。西晋为越嶲郡治。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会无县“特产好犀牛,东山出青碧”。南朝宋属越嶲郡。南齐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四川省会理县西。属越

  • 云州

    ①北魏永熙中改朔州置,寄治在并州界,在今山西祁县西。北齐废。②北周天和元年(566)侨置,治所在斜城(今陕西眉县)。建德三年(574)废。③唐武德三年(620)置,治所在曲阿县(今江苏丹阳市)。五年(

  • 昌化郡

    ①唐天宝元年 (742) 改石州置,治所在离石县 (今山西离石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离石、方山、中阳、柳林、临县等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改石州。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儋州置,治所在义伦县(

  • 暗门

    即清波门。南宋临安城西城门之一。

  • 珙州

    元末明玉珍置,属叙州路。治所即今四川珙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珙县地。明洪武四年 (1371) 改为珙县。元末明玉珍改下罗计长官司置,治今四川省珙县。明初降为县。

  • 提溪长官司

    明洪武初改提溪等处长官司置,属思南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江口县西三十六里提溪司。永乐十二年 (1414) 改属铜仁府。清以后废。明洪武初改提溪等处军民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江口县西,属铜仁府。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