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里镇

五里镇

①在今天津市蓟县西。《方舆纪要》卷11蓟州:五里镇“在州西五里,因名。宣德三年驾至五里镇,遂前行至石门驿是也”。

②清置,属宜君县。即今陕西宜君县东五十里五里镇。


(1)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北部。面积53.6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五里庄,人口2800。清咸丰年间兴集,因距涧桥五里,遂名五里庄。1957年设五里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2000年置镇。产小麦、稻、玉米、甘薯、大豆、棉花、油菜籽、花生、红麻等。有金铂、服装、建材等厂。新长铁路、205国道经此。(2)在山东省青州市西部。面积128.7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五里堡,人口8000。据传该村始建于北齐末年,村址在现址东北500米。因常遭水淹,遂迁现址。筑有围墙,因距县城西门五里,故取名五里堡。1952年分属三区、七区和九区。1956年分属弥河区、龙山区、普通区。1958年属五里公社。1984年析建五里镇和观音沟乡、莲花盆乡。1992年两乡并入五里镇。南阳河发源于玲珑山北麓。石灰石资源丰富。产小麦、玉米、大豆、甘薯、黄烟、山楂、蜜桃、柿子、苹果、核桃和酸枣、全蝎、丹参、柴胡等多种中药材。有食品加工、化工、建材、机械等厂。胶王、五孙公路经此。名胜有云门山风景区、驼山石窟。玲珑山有北魏郑道昭题刻。(3)在湖北省通城县中部偏西。面积104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五里,人口 2470。1950年为左港、白米等七乡,1955年属新合、新农两乡。1958年为新合、新农两管理区,属城关公社。1962年成立磨桥公社,仍属城关区。1984年由磨桥公社析置五里乡,1987年改置镇。2001年程凤乡并入。地处梧桐山脉北麓丘陵地。主产甘薯、豆类等,盛产茶叶、烟叶。有林场、渔场及制砖、陶瓷等厂。106国道经此。(4)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南部。面积104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五里圩,人口 1100。以驻地距当时较大的六贡村仅五里得名。原属三里镇,1987年析置五里乡。1995年置镇。产稻、甘蔗、玉米、茶叶、茶油、柑橙等。有农机、农副产品加工、榨油等厂。为农贸集市。209国道经此。(5)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中部偏南。面积12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五里铺街,人口 2130。因距渡口五里故名。1949年设五里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主产稻、玉米、小麦。有沙金矿业和建筑业。有氮肥厂。为市西部重要农贸集镇。阳安铁路、汉白公路经此。(6)在陕西省宜君县东北部。面积99平方千米。人口9320。镇人民政府驻五里,人口 1710。镇以驻地名。清雍正《陕西通志》载为镇。1949年为兴市乡,1956年撤销。1958年设五里镇公社。1984年改乡,同年改置镇。主产小麦、玉米及豆类、高粱、油菜籽、烟草、胡麻、芝麻等。有酿酒等厂及农、林场。宜白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三江市

    即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南三江镇。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琼山县图:东南有三江市。

  • 紫淦山

    在今江西樟树市附近。《舆地纪胜》 卷34临江军: 紫淦山 “在军城 (今临江镇) 之水东四十里,淦水经其下。旧有紫淦院。新淦旧治在清江镇,邑以是得名”。《清一统志·临江府》: 紫淦山 “在清江县东四十

  • 津州

    隋开皇十八年 (596) 改江州置,治所在宜昌县 (今湖北宜昌县西北)。大业初废。

  • 石闼堰

    ①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宋史·河渠志六》:天禧四年(1020),“淮南劝农使王贯之导海州石闼堰水入涟水军,溉民田”。又《宋史·魏胜传》: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人复遣五斤太师发诸路兵二十余万

  • 麻子峪

    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南。《明史·地理志》广宁前屯卫: “西有麻子峪,有铁场。” 《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 麻子峪 “在卫西四十里。铁场百户所置于此”。

  • 桑沽儿河

    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克鲁伦河上源。《元朝秘史》 卷2: 古连勒古山 “那山里有桑沽儿河”。陈彬龢注: “克鲁连河下有桑沽儿河,即僧库尔河。”

  • 大弁山

    一曰汴山。即今山东沂水县西北五十里卞山。《水经·沭水》:“沭水出琅邪东莞县西北山。”郦道元注:“大弁山与小泰山连麓而异名也。”元于钦《齐乘》卷1“大岘山”条载:“沂山东南曰大弁山。‘大弁’,今人讹作“

  • 纪山

    ①即古丹山。在今山东临朐县东三十六里,接临朐县界。②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北。《舆地纪胜》卷64江陵府:纪山“在府北四十里。绵亘自荆门西山而来,盖荆州之主山也。后梁宣、明二帝陵林木郁然”。

  • 清湖渡

    在今浙江江山市南清湖镇。《方舆纪要》卷93江山县: 清湖渡在 “县南十五里。官置浮梁以济行旅”。

  • 三潺水

    即今朝鲜咸镜南道东部北青之大川。源出赴战岭山脉,东南流入日本海。《金史·高丽传》:“石适欢立幕府于三潺水。其尝阴与高丽往来为乱阶者,即正其罪,余无所问。康宗以为能。”